“好在因为我是曹冲的老师他们有意结交,也算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p>
思索间,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招呼。</p>
“不言兄,想不到能在这闹市中巧遇,不如一同喝杯茶如何?”</p>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文若兄请。”</p>
“不言兄也请。”</p>
不想刚下了茶楼没多久,又上了茶楼。</p>
看着荀彧在上锁的柜子里取茶具,王李也颇为好奇他会取出什么样珍贵的茶具来。</p>
只是让王李意外的是,荀彧取出的并不是什么奇特的一看就颇为不凡的茶具,仅仅是普通的木制茶具,就连木料看着也很是普通。</p>
唯一很有特色的就是茶具中央一颗枯萎的小树了。</p>
更让他意外的是,荀彧的泡茶手法很一般,他很不解,毕竟以荀彧的身份地位与智商想学茶道的话绝对是易如反掌。</p>
“不言兄,请品品这茶。”</p>
终于,荀彧泡好了一杯茶,递给了王李。</p>
王李双手接过,轻轻一嗅,没有茶香,细细一品,只觉得寡淡无味,但放下茶杯时只觉得肚内清新祥和,很是舒畅。</p>
“文若兄,不知此茶唤作?”</p>
“此茶我为他命名为大汉。”</p>
“……”</p>
“寡淡无味、平平无奇,然气通人和。”</p>
王李神色一凝,有些明白了荀彧的意思。</p>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以荀彧对汉室的忠诚,和他对汉室的坚守必定达到了明心之境,所以才有了以后宁死也不改其心的决然。</p>
“文若兄,不知可否请教一个问题?”</p>
“不言兄请讲。”</p>
“何谓明心?”</p>
“明心者,佛语有云:证得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非俱非不俱、非有非无之真实心,如来藏也。由已亲证如来藏故,渐生般若慧,亲证中道实相观,非诸错悟凡夫及定性二乘愚人所能臆测其般若慧也。”</p>
王李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虽然这些字单个意思他都懂,但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只是有个模糊的理解,并不通透,毕竟在笑傲时他只是粗略的听过和尚讲的佛法,并没有细致的研习过,而且得道高僧他是请不来给他读书讲座的,佛法的精深程度也有限。</p>
见王李陷入深思,荀彧也沉默了下来,一时间场面有些安静,只有火炉上的茶水咕咕作响。</p>
“文若兄,某对佛经研习不多,敢问何意?”</p>
荀彧摇头,道:“不言兄着相了。”</p>
“……”</p>
“人是人,佛是佛,佛经讲佛心,儒经讲人心,在我看来,明心者,唯己矣。”</p>
王李闻言,只觉得荀彧的逼格无限拔高,不自觉的施了一礼道:“文若兄大才,某甘拜下风。”</p>
“哈哈哈!不言兄过谦了,你之才胜过某百倍,某听过你的理学,也亲眼看到你欲将人送上天的奇思妙想,你思维高阔,不拘泥于一家之言,精通儒墨之道,所以在有些问题上难免有些摇摆不定,这不是你的学识比我差,而恰恰是因为你的学识高我许多。”</p>
“……”</p>
以王李的厚脸皮,被荀彧这么夸也着实有点不好意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