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以绝世之作,得孙画圣之名!(2 / 2)

绝代名师 相思洗红豆 1530 字 2023-08-01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一手漂亮的铁画银钩的瘦金体写完,齐王众人,当即高声喝彩,能看到这名画,好字,绝对是一生之幸事!

“孙爱卿这字,写得真是漂亮!”

皇后感慨万千,还有二水中分白鹭洲,写的好美呀!真想让他在我的身上,也写下一首名诗!

要是让孙默知道齐皇后竟然有这种想法,他绝对不会拒绝,不过不写诗,而是写‘正’字。

“可惜了,为什么是金陵,而不是西京!”

一直未有说话的姜玉真,叹了一口气。

“是呀!”

齐王也很遗憾。

今夜之后,孙默这画作,绝对蜚声九州,到时候,金陵的名气会再一步攀升,搞不好会成为九州第一名城,吸引无数的富商豪客前去观光,甚至定居。

这得收多少税金呀?

“殿下,不能奢求太多,毕竟孙师没在西京生活过!”

苏太傅说了句公道话。

“老师太厉害了!”

鲜于薇激动的满脸通红,抓着赢百舞的胳膊使劲摇晃。

“今夜之后,老师就是名副其实的画圣了吧?”

澹台语堂眼珠子一转:“咱们得把这件事坐实了!”

“老师才不稀罕这种荣誉呢!”

赢百舞撇嘴。

高台上,一直沉默的李子柒,看向了曾工年三人。

“曾画师,邹画师,王画师,我老师这两幅名画,如何?”

李子柒询问。

“当世杰作!”

王瓒称赞,毫不犹豫:“吾自愧不如也!”

邹寅和曾工年,沉默了,说实话,不想夸,可是这种场合,如果不说两句好话,岂不是显得自己妒贤嫉能,心胸狭窄?

再者说,这种名画,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它是传世之作了。

“传世之作!”

曾工年夸了一句。

“嗯!”

邹寅点了点头。

“我老师这字呢?”

李子柒再问。

“用笔酣畅淋漓,潇洒自若,却又锋芒毕楼,富有傲骨英雄之气,如同断金切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听说这叫瘦金体?”

王瓒捋着胡须,满目欣赏:“称一句书法大家,不为过!”

曾工年和邹寅点头。

“那我老师的文学作品呢?”

李子柒继续问:“哦,就是西游记和红楼梦!”

“好看!”

“什么时候出下半部?”

“竟然学那太监,断根不写,真是不当人子!”

众人骂了起来。

很多勋贵,可能只是附庸风雅,欣赏不了书法和名画的魅力,但是好书,他们却是能读懂的,而高官大臣们的称赞声,可就硬气多了。

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堂堂进士,文学素养很高。

“那我老师,是不是能得一个书圣画圣双绝之名?”

李子柒笑问,老师不争这些,但是我要给他争。

众人沉默了。

毕竟这个名头太大,大家不敢乱说。

一般而言,书圣画圣,都是死了以后才封的,或者是,拥有碾压同时代人的作品。

就算是齐王,也不敢乱吹,因为他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在书法圈,绘画圈,是没地位,没有影响力。

也就是说,他一个外人,说的话不算。

“书法上,孙师的行书和瘦金体,都是大师水准,而瘦金体,又因为是独创,是开宗立派之作,所以称呼他一声书圣,没问题!”

苏太青开口了。

众人立刻低头,虚心聆听。

这可是圣门门主,当代亚圣,论地位,论名望,论文学素养,论学识渊博程度,说他是九州名师界第一,不为过。

他的话,绝对是权威!

“至于画作,大家已经看到了,先不说他之前的八幅名画,就是上午那副饥民图,纵观九州历史,也能排进前三,更难能可贵的是,孙师寄教于画,给在座位的王孙公子,帝王将相们,上了一课!”

“请你们记住,江山社稷指的是黎民,而不是土地,金钱,你们不爱你们的子民,你们就会被他们推翻!”

嗡!

金玉良言爆发了,辐射整个广场。

以齐王为首的顶级阶层,赶紧低头,表示受教。

“然后是这幅金陵风月图,孙师的构思巧妙,当真让人大开眼界,每一个人物,人们观之,都能即刻脑补出一个故事。”

苏太青哈哈一笑:“陛下,便宜你了,要不是君子不夺人所爱,我一定会抢!”

“是呀,以后就看不到了!”

项昭叹气:“孙老师,你能告诉我,这个男人有什么故事吗?为什么要站在高楼上?”

“他叫西门吹雪,站在那里,是因为再等一个叫做叶孤城的宿敌!”

孙默耸了耸肩膀。

项昭眼睛一亮,一听这两个名字,就知道是高人,于是他迫不及待:“能详细说说吗?”

孙默微笑,摇头。

“所以孙名师,是为书画双绝!”

苏太青看向了孙默:“书是书圣的书,画是画圣的画!”

为什么没说文学作品?

因为在苏太青眼中,西游记和红楼梦只是消遣类的作品,虽然经典,但还不足以传世。

哇!

众人望向孙默的目光,羡慕了。

这可是圣门门主的盛赞呀!

曾工年和邹寅嫉妒的吐血,他们浸淫绘画数十年,连画圣都不是呢。

不过想想孙默已经画出的名画,竟然高达十幅,他们又释然了。

比不了!

李子柒心愿达成,眉开眼笑。

“诸位,赏画这种事情,什么时候都可以,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回去休息了?”

孙默有些累了。

“对,休息!”

齐王赶紧点头:“来人,送孙爱卿回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