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 切换视角(2 / 2)

“所以,他们分开的时候,他们都重新残缺不全。”

“你看,这就是我们故事的核心。”

“韦德以为莎莎无法接受自己毁容之后的外貌,但其实从本质来说,是韦德自己无法接受自己的残破,同时,韦德也从来不曾真正理解莎莎的伤痛,隐藏在玩世不恭的外表底下,韦德一直在逃避自己的脆弱。”

“他拒绝将自己的灵魂展示给任何人看,因为那才是他最脆弱的地方。”

“在电影结束的时候,韦德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灵魂被充满的幸福,这也使得他们的情感进一步升温。”

人物弧光。

任何一部好看的电影都需要人物弧光,因为这是观众引起共鸣代入故事的关键,哪怕是爆米花也不例外。

一个清晰的人物弧光搭配三幕式结构叙事的起承转合,一点一点让观众进入故事进入人物,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唯一区别就在于,爆米花电影需要精简、需要点到为止,不能花费太多笔墨,尽可能避免耽误叙事节奏。

那么,死侍的人物弧光是什么呢?

在雄狮影业的剧本里,在陆潜本来时空的原版电影里,这一点是缺失的。

当观众观看完电影,他们会喜欢会刺激会开心会幸福,但冷静下来之后,电影却没有任何余味令人留恋。

为什么?

因为电影只有嘴炮和段子,没有内核,简单来说,没有人物弧光,所以,哪怕死侍就是故事的绝对主角,而且死侍和莎莎的爱情故事也是整部电影的动机,但观众依旧无法产生共鸣。

在陆潜看来,这就是人物弧光的重要性。

于是,陆潜重新构建了电影的三幕结构:

第一幕,一个受伤灵魂与另一个受伤灵魂的相遇相知相爱。

第二幕,一个受伤灵魂遭遇打击躲藏起来,外貌只是他的借口,寻找外貌、打击反派则是他隐藏自己灵魂伤口的方式。

第三幕,一个受伤灵魂和另一个受伤灵魂的重逢,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脆弱,然后才意识到彼此就是填满灵魂缺口的存在。

如此一来,首先,人物弧光变得清晰;其次,爱情主线得到升华;再次,故事的动机和内核也变得清晰。

一举数得。

那么,这样的人物弧光与李嘉楠有什么关系呢?

雷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不再话痨也不再嘴炮了,注意力完完全全被陆潜吸引,整个人都安静下来。

纪叙却见怪不怪,这就是陆潜的能力,哪怕是“死侍”这样的作品,这个家伙也总是能够以他的方式诠释。

“看,我们可以选择形象契合的演员。”

“足够野性、足够乖张、足够独特、足够个性,如同天雷勾地火一般,和韦德坠入爱河,但是这就太无趣了——

因为一切都是关于外表的,符合预期的、正确轨道的、标准模版的。”

“也许,对其他电影来说,没有问题,但对于‘死侍’来说,太无趣也太乏味了。”

“我们应该冒险一次。”

“一个打破预期却又符合想象、一个偏离轨道却又完美契合的演员。”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外表看起来冷艳而疏离的、一个好像从来不曾吃过苦的、一个骄傲而精致地如同水晶娃娃一般的,但是,骨子里确实叛逆的、张扬的、危险的演员,与韦德的人物弧光形成一种呼应。”

“最重要的是,和你能够在大荧幕上碰撞出真正火花的演员。”

切换视角之后,从故事入手,从角色入手,一点一点拨开云雾,然后,脑海里的形象也就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那个名字,也就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