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 深入浅出(1 / 2)

赞扬!赞扬!部都是赞扬!

好评!好评!部都是好评!

而且清一色满分陆续登场,一扫颓势,展现出势不可挡的气势,重新回到人们熟悉的日常——

每次陆潜电影上映的时候,总是如此。

一次又一次,一次再一次,人们早就已经习惯,甚至已经开始厌倦厌烦,但有趣的是,当差评和中评刷屏的时候,人们居然有点点慌张,一直到好评重新占据视线的时候才找回镇定,回归生活日常。

有些哭笑不得,但也许,习惯就是这样一回事,哪怕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然而习惯却依旧无法轻易改变。

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陆潜的不败光环,他们以为自己看到陆潜滑铁卢,可能会幸灾乐祸、可能会弹冠相庆,但真正发生的时候,却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不适应不舒服,这显然不是自己习惯看到的画面。

“不败的陆潜”,这就要顺眼多了。

尽管俗套到令人厌倦、尽管频繁到令人麻木,但不得不承认,这才是熟悉的景象。

可是……

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些媒体深恶痛绝有些媒体却顶礼膜拜呢?为什么不同专业权威媒体却两极分化呢?

又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死侍”这部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并不矛盾——

认真阅读这些影评就可以发现,有些人嫌弃电影太过简单,有些人则认为电影大智若愚。

也就是说,电影确实“简单”,但这份简单,恰恰是陆潜追逐的效果,他没有准备将“死侍”打造成为又一部“黑暗骑士”,以黑暗而深刻的主题去挖掘人性探讨哲学,保持电影的轻松基调就是他的首要任务。

正如“独立电影”所说,两部电影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在自己的维度上做到了极致。

当然,作为导演,陆潜依旧有着自己的表达,即使再简单的故事,镜头语言依旧能够盛满他的观点。

所以,重点就在这里,有些影评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陆潜能够更进一步;但有些影评人则心满意足。

喜欢与厌恶,从本质来说,就是浓烈情感的一体两面,多么喜欢就多么厌恶,多么厌恶就多么在乎,两种极致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都是一种相同的关注和期待。

对此,贺韶光以一种相对冷静相对客观的姿态展开剖析,这份刊登在“电影手册”之上的影评再次吸引无数目光。

任何时候,贺韶光的评论都能够成为一把标尺,不管人们赞同与否,却无法否认他们好奇贺韶光的意见。

那么,这一次呢?

“对于陆潜,人们有期待,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件坏事,因为期待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固定印象,一旦这个框架被打破,期待也就会演变成为失望,随之而来的浓烈情感就会朝着负面方向倾斜——

注意,不管是低于期待还是高于期待,只要打破框架,这样的情况就会出现。

而这一次,陆潜就以一种专注而专业的姿态打破了人们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