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夏和塞卡两大电影节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参展作品名单就是刺刀见红的修罗场。
连续第三年,塞卡正在一步步蚕食蓝夏的领地,但幸运的是,蓝夏依靠深厚的底蕴,勉强守住了些许优势——
楚承柏,就是如此。
其实,塞卡一直在努力争取楚承柏,希望“夜行动物”能够在塞卡举行全球首映,毕竟,话题性非同小可。
一个小细节。
去年的蔚海,楚承柏出席了,当时就能够感受到楚承柏的强大影响力,就连蔚海电影节也展现出友好姿态,可想而知,塞卡和蓝夏应该都在竭尽全力争取楚承柏新作登场。
从卡司到人脉,从电影到时尚,一个楚承柏所带来的关注浪潮,这都是肉眼可见的。
但楚承柏最后还是选择了蓝夏,为什么?
七年前,正是蓝夏拿出了勇气和魄力,给予“单身”这部作品一次机会,楚承柏才得到了证明自己的舞台。
七年后,楚承柏再次担任导演工作,哪怕他对颁奖季没有任何野心,哪怕塞卡给出无法拒绝的条件,楚承柏还是选择了蓝夏。
也许,作为导演,楚承柏还是新手,“夜行动物”才是第二部作品而已,很难在资深影迷之中掀起波澜。
但是,“楚承柏”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话题,时尚和艺术本来就不分家,可以想象红地毯的热闹。
同时,某种程度上,对于社交网络的年轻人来说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非电影爱好者们也会给予关注。
从欧阳娜涟到楚承柏,蓝夏电影节公布主竞赛名单之后,新闻媒体着实热闹了一番,今年的蓝夏应该有着不少看点——
侧面也再次证明,“蓝夏塞卡之争”,将成为今年初秋的最大焦点。
然而……
也就仅此而已。
蓝夏也好,塞卡也罢,整体声势还是略显疲软,一方面是因为两大电影节的人气与热度都比不上蔚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内耗对普罗大众来说缺少话题性,反正他们也只是看热闹罢了。
特别是蓝夏。
单纯统计社交网络流量的话,和蔚海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业内人士们倒是熙熙攘攘地讨论了一番,一个两个吃瓜热情高涨,但这就是全部了,转瞬即逝,电影节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有限。
并非说不值得关注,而是电影节自身的性质就决定了——
观影,有门槛。
那些艺术电影们,本来就不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作品,关注度和讨论度相对有限,更多还是资深影迷狂热爱好者们的派对,蔚海能够在全范围层面引起关注就是在商业运作层面找到了平衡点,这才打破桎梏。
而塞卡和蓝夏,显然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一天。
又一天。
距离蓝夏电影节的开幕越来越近,却丝毫感受不到各种各样的预热,就好像已经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一般,市场表现确实令人担忧,毕竟,蓝夏已经连续多年面临关注困局,现状情形确实不容乐观。
就在此时——
“银幕”杂志爆料,“主竞赛单元,还有候补入围作品等待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