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经简单讨论过三大电影节的处境,显然,即使是三大电影节,他们也必须面对艺术和商业的平衡。
没有人能够例外。
一方面,他们需要挑选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确保电影创作依旧能够经受时间和大荧幕的考验。
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迎合市场,争取到更多具有话题性的作品吸引观众前来,还有发行商们的关注。
可想而知,如何拿捏二者之间的平衡,就是一个难题,年年都需要面对的难题,并且做出长远的规划。
一直以来,安桥更加倾向于艺术、蔚海更加倾向于市场、蓝夏则努力保持平衡,但这也只是一种说法。
就目前来看,蔚海的平衡分寸掌控最为恰当,所以一骑绝尘;安桥始终坚守艺术道路,尽管每年毁誉参半,但坚定的信念却不曾动摇,这反而为他们赢得不少支持;就只有蓝夏,似乎迷失了前进方向。
此前,“游客”登陆塞卡电影节的时候就简单提到过,蓝夏电影节因为内部权力斗争,方位出现了问题。
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个电影节,蓝夏曾经拥有自己的辉煌,呼风唤雨、站在世界电影创作的中心;然而,时过境迁,他们现在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慌张,甚至必须和新生代的塞卡电影节展开竞争。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本来,蓝夏电影节和塞卡电影节一前一后举行,两个电影节仅仅相隔两天,但二者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人人都知道两个电影节的区别:
蓝夏,高冷一些、艺术一些;塞卡,亲民一些、商业一些。
蓝夏,设置奖项,是竞赛类电影节;塞卡则不是,这是一个非竞赛的展示类电影节。
所以,两个电影节拥有各自的市场目标,一直以来相安无事,哪怕举办时间相近,也很少影响对方。
然后,五年前,蓝夏发生了人事变动。
一方面是内部权力斗争,派系争斗导致地震式的人事变动。
一方面是蓝夏颓势明显,前任艺术总监掌管电影节超过二十五年,但电影节的声势逐渐被竞争对手们超越,在球市场的威望和声誉也渐渐开始走下坡路,这也是电影节内部不同派系意见分歧的焦点。
总而言之,蓝夏电影节更换了艺术总监。
事情,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也许,新走马上任的艺术总监确实得益于权力斗争,但他的上任,毫无疑问地宣告电影节的野心:
蓝夏,需要重新找回人气,重新振作电影节的权威,找回昔日荣光。
于是,艺术总监展开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管理层新气象。
然而……
内部派系斗争依旧是一个顽疾,前任艺术总监离开之后,他所属的派系依旧不断下绊,甚至斩断电影节的关系网,导致电影节来自官方的资金链断裂,牵一发而动身,引发连锁反应,后果是灾难的。
这位艺术总监束手束脚,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能够烧起来,反而磕磕绊绊、焦头烂额,整个电影节一团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