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连续抖动得非常利害,好象随时都有可能被恶劣天气撕粹。</p>
海利斯从丹麦带来的随行人员也开始有些不淡定了,一个个面色苍白,一动不动。正相反,埃里克却镇定自若,他先检查了一下希尔娜与马迪娜姐妹俩的安全带,然后端端正正地坐着。</p>
大约过了两分多钟,专机终于穿过了雷雨区上空,阳光斜角射进机仓,飞机也迅速平稳了。</p>
海利斯的随从们又开始说说笑笑,埃里克也终于松了一口气。</p>
在施特雷泽曼的料理下,奥古斯特二世的丧事仪式在汉诺威古城堡进行,联邦德国高官和各国使节的悼唁活动在哀乐声中有序进行。其间,埃里克代表家属对所有来宾发表了长达十几分钟的答谢词。</p>
由于工作紧张,奥古斯特二世的遗体下葬后的当天,埃里克就急匆匆地返回了柏林,同行的有马迪娜和其他随行人员。</p>
海利斯和妈妈希尔娜仍然留在汉诺威。此次德国之行,其名是奔丧,其实也是应埃里克的邀请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外曾祖父下葬以后,他将在母亲的陪同下开始对德国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其中首站就是汉诺威,然后再转道柏林与德国总统埃里克·艾德里安和内阁总理汉斯·路德会商两国双边合作的问题。</p>
重新调整好心态的埃里克回到了柏林后,开始真正落实希尔娜所谓的怀柔政策,曾经一度与他不太合作的内阁高官也没有受到任何打击报复,而是采取了约谈、交心等措施,力争得到这一部份人的支持。</p>
马迪娜知道姐姐马上就要回汉沙宫了,高兴不已。虽然在汉诺威已经见过了面,但总觉得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因为对安娜塔存在误解,马迪娜在总统府就只能找埃里克聊天解闷。</p>
奔丧回到柏林后,马迪娜立即向德累斯顿打电话请了几天假,准备陪陪远道回国的姐姐和已是一国之王的外甥。</p>
放下电话,马迪娜忽然想起外面有关埃里克与安娜塔的流言蜚语,觉得是时候给姐夫敲敲警钟了,于是连蹦带跳地进入了埃里克的办公室。</p>
回到汉莎宫后,一直在认真忙碌的埃里克并不知道马迪娜已经悄悄进入了自己的办公室,当马迪娜突然闪现在他的面前时,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p>
“喔,上帝啊,你是属猫的吧,怎么进门时一点声响都没有。”埃里克停下手里的工作,看着小姨子说。</p>
“心里没鬼你就不用怕,除非你背着姐姐做了什么亏心事。哦!这下好了,你们也该收敛一些了。”马迪娜没头没脑地对埃里克一顿数落,让埃里克一头雾水。</p>
近几个月,马迪娜总是含沙射影地针对埃里克和安娜塔,并说些莫名其妙的风凉话,让埃里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p>
“别装了姐夫,你没有必要把自己伪装得那么严实,狐狸的尾巴总是会露出来的。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希尔娜不会受到伤害。你们就好自为之吧。”一阵连珠炮放完,马迪娜转身离开了总统办公室。</p>
埃里克摇头笑了笑,只当是小姨子开了个玩笑罢了。</p>
晚餐时候,马迪娜突然提到一些有关印度最近发生的事情,埃里克顿时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因为马迪娜说话时总是东拉西扯,他似乎并没有弄清楚是什么情况。</p>
一夜无话,习惯于早起的埃里克不停地回味着马迪娜昨晚说过的那些话,却始终无法串连成一个整体意思。苦苦思不索,仍不得其解。早餐都没吃完,埃里克便匆匆忙忙赶往汉莎宫一号会客厅。</p>
在联邦德国,谁都知道联邦情报局局长科马尔·冯·拉姆斯登的作息时间是没有规律性的。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不不遵守原则,而是因为他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p>
此时,拉姆斯登早已经在一号会客厅静静地等待着总统的到来。</p>
几乎所有与埃里克走得比较近的高级官员都能辩别出埃里克沉重的脚步。拉姆斯登正要喝一口工作人员送这来的热茶,长长的走廊上便传来了埃里克非常熟悉的脚步。</p>
“请坐请坐,尊敬的局长阁下。非常抱歉,让你久等了。”埃里克大步流星地走进宽敞的会客厅,并在主位上坐下。</p>
拉姆斯登上前一步,站在埃里克的面前,准备汇报工作。</p>
“好了我的局长阁下,快请坐,你们都是总统府的老人了,可以随意。”埃里克非常和蔼地说。</p>
“昨晚接到您的电话,我连夜整理好了所有资料。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我现在就能为您进行解答。”拉姆斯登非常认真地说。</p>
“你一个晚上没睡?”埃里克惊奇地问道。</p>
拉姆斯登笑了笑,没有回答。</p>
“辛苦了科尔马,我看这样,资料先放着,我可以抽时间再仔细看看,你先详细谈谈那边的具体情况。”</p>
拉姆斯登就在离埃里克不远的沙发上坐下,然后详细地介绍了印度近段时间发生的所有情况。埃里克听得非常认真,对于马迪娜所说的事件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其中一位叫m.k.甘地的关键人物让埃里克非常感兴趣。</p>
1915年从伦敦回到印度的m.k.甘地,由一位坚定的英国的追随者、崇拜者转变成了极不合作者,他的主张得到了印度各界普遍的热烈响应。一时间,他成为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共同拥戴的独立运动领袖,并尊称为印度的国父。</p>
事情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战争暴发后,代表大英帝国参战的印度,为了满足宗主国取胜的需要,无数青壮年舍家撇业,在欧洲大陆冲锋陷阵,不断流血牺牲,然而,印度的付出并没有让英国人为之感动,反而将所有发出怨言的老百姓进行了残酷的镇压。</p>
一时间,印度举国上下群情激愤,独立声浪和进步运动此起彼伏、日益高涨。英国人见事情闹大,为了从思想上统治这个多种族散居的南亚大陆,匆匆颁布了所谓的“罗拉特法”。</p>
1919年,这个英国殖民当局旨在镇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罗拉特法”,由在印度供职的英国大法官s.a.罗拉特主导的委员会起草,经过简单的修改,然后于1919年1月19日进行公布实施。</p>
此法案的颁布,使印度人民完全失去了政治自由,全国顿时一片哗然,反对声浪异常高涨。</p>
位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是当时反帝斗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为了防止进步思想进一步渗透旁遮普,堵截激进人士宣传真理、扩大反帝运动,英国殖民当局想尽办法阻止m.k.甘地到达这一地区,并采取几近恐怖的手段对当地的反帝运动实行残酷镇压。</p>
“罗拉特法”公布后不久,印度的激进运连续几次遭到了英军的残酷镇压,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p>
在此之后,甘地不但没有被英国人的凶残气焰所吓倒,反而愈发坚忍不拔。作为国大党内公认的领袖,甘地在1920年9月确定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p>
同时,争取印度自治也成为了国大党现实斗争的目标,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团体为主的斗争形式演变成了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自发性直接斗争的局面。因此,国大党也是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p>
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后,不论甘地是否在国大党内任职,他始终都是国大党的精神领袖和不死的“灵魂”,并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p>
1930年3月,甘地率领78位志愿队员开始“食盐长征”,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给英帝国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运动进行中,甘地只身又与英国驻印总督谈判,并勇敢地出席了所谓的圆桌会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