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联邦波罗的海舰队成立就象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苏联首先为此做出反应,接着又引起了英、法两国的高度警觉与担忧。</p>
1933年9月27日,由别里亚科夫上将率领的苏联远东第14集团军不顾波兰以及英、法等国的反对,接到国家最高指示后,迅速自东向西挺进,并于9月27日凌晨开进了波兰西部边陲科斯琴防线,以稳定本地区混乱不堪的社会秩序为借口,部署在奥得河以西地区。</p>
早些时候,即同年3月,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落选卸任,五十一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经济市场史上最持久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迎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断岩似跳水当天,大危机自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率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p>
为了振兴国内经济,罗斯福无暇顾及世界局势,对于英、法等国的鼓动与拉拢,采取被动或消极态度,致使许多欧洲国家面对德国的军事发展时不得不选择了单干和被动防御。</p>
德意志联邦第2、第4集团军违背“柏林和约”条款、跨过莱茵河非军事区、进驻萨尔布吕肯和萨尔后,法国总统阿贝尔·勒布伦随即针锋相对。一边派遣特使前往英国,一面派出南方陆军机械化部队北上对马其诺地区增兵防守。</p>
此时的大英帝国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而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正处于孤家寡人的政治局面、甚至由于身体原因而正考虑着什么时候向国家和人民交权。军事方面,本土南部陆军共计16个师以及3个装甲旅。装备重型坦克108辆,轻型坦克240辆,反坦克炮495门。但海军却并没有法国和德国人想象的那么强大。</p>
因为德国部署在地中海、北海的两大舰队经常出没于北大西洋各大海域,就算麦克唐纳愿意马上冒险派出这支部队,恐怕也胆怯于德军的海上封锁而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皇家海军也根本无法同时装载这支庞大的机械化部队强渡英吉利海峡。</p>
但是,战争也并不象阿贝尔·勒布伦总统所说的那么“迫在眉睫”,因此,麦克唐纳一边对法国加以安慰,一边也在从容地进行横渡海峡前的各项准备,毕竟战争的苗头已经显现。</p>
此时,德国驻伦敦大使安德里亚斯·冯·施密特收到埃里克从柏林发来的密电后,也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在例行的各国记者招待会上,安德里亚斯阐明了德国维持国际和平稳定的立场,并称其有限的军事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德、波日异严重的边境挑衅,实属无奈之举……</p>
阿贝尔总统非常理解德国对自身边境安全的关切,加上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的一再安慰,开始慢慢解除了敌意,也放松了警惕。</p>
此时此刻,埃里克为了进一步麻痹西方,在许多外交领域采取主动让步的同时,秘密启动各国联情人员鼓动各国反对党不停地发起群众集会和游行示威,以此绊住西方各国领导人的后腿。</p>
游行的民众在要求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反对政府向邻国穷兵黩武。声势已经越闹越大,其中联情局法国站站长戴维·罗宾森的香榭丽迷情夜总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
与此同时,德国本土也没有闲着,针对各国的步步紧逼,加上国家经济利益不同程度受到重创,埃里克也同时展开了有限反击。</p>
9月28日,也就是苏联远东第14集团军进驻科斯琴的第二天下午,埃里克在总统府1号会议大厅召开了由国防部少将以上主官参加的紧急军事扩大会议。</p>
因为人数众多,小小的会议大厅被挤得满满的。与平时不同的是,会议临时增加了一条纪律,那就是严禁吸烟。埃里克是有名的烟虫,但在这条禁令面前也只能先忍受着了。</p>
会上,国防部部长瓦尔特·勃劳希契通报了周边各国对德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极不友好的主措,着重强调德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危安全风险,并要求各部队为了保卫祖国而随时准备战斗。</p>
接着,埃里克首先重申了自己关于“能战方能止战、以战促和以及有备无患的军事理论”,要求陆、海、空三军加强战备训练,尤其是国防军总装、总后勤部要同时提高研发和供给服务质量,确保三军将士随时可以为国为民冲锋陷阵。</p>
埃里克一直沿袭着自己的会议风格,照样采取了广开言路的做法,鼓励各级将帅们敝开胸怀,畅所欲言。因此,会议气氛一直非常热烈。当然,偶尔也难免会出现些争争吵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