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冯翎的兵马一路快马加鞭,右扶风的儿郎在一个时辰整理行装奔向潼关。
蜿蜒的行军路上,裴绾厉声督促着士卒加快速度,尽管他很清楚,军士的速度已经不能再快了。
但他别无选择,因为无论军官还是士卒,都很清楚,潼关……不行了。
从这场全面战争爆发开始的第一个时辰到现在,凉国士卒的心里经历了由骄傲到恐惧的转变,而在恐惧之下,是他们的愤怒与不甘。
其实除了个别几个人,很少有人一生的重点都放在打仗、屠戮同类这件事上。
即便在历史的东汉末年,对许多人来说打仗也仅仅是避无可避时,为了求生存活最终的一种手段。这一代人有很多平民百姓都生长在颠沛流离中,不断地避难。
从冀州到司州,从司州到益州,从益州到荆州,从荆州到青州……战争的脚步在身后追赶,只要逃的比它快一点,或许换个地方,就能重新开始。
如果还有办法,除了亡命徒谁会愿意拿着性命做赌注啊!
凉国自立国之日,境内便安定了十几年,哪怕地盘越打越大,辖地越来越多,但最终令人打心眼里接受这个封国与大汉分庭抗礼的,不是凉王或是凉国军的强悍威风……而是更加实在的,远离战争。
但是现在,一场波及天下的战斗来了,再没有地方去让他们逃命了。
国家兴亡,或是将领功勋,这在后世冰冷的历史上着眼去看是一种带着热血的浪漫史诗。
但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乱世就是摧毁了所有美好的可能,战争这头猛兽将人间的一切拉入地狱!
潼关城下,天色渐暗。
张辽的偃月刀由背后挥刀斩下胡轸的首级,而奋发的华野也将长矛向着张辽投掷而出。
战场一如既往地纷乱,城头的华雄方才写就绝命书,便见到儿子重整了旗鼓,率十余名步卒便由后方突而杀至。
这个时候,城下数千守军的前方阵线已经被彻底推翻,原本规整的阵线好似被暴雨横扫而过的麦田般东倒西歪,士卒更是狼奔冢突,战场上唯有张辽所率领的那百余骑兵无比耀眼,两军士卒无论是谁,只要在视野范围中见到他们,便会为之披靡。
一支军队的将领便是军中之魂,对于这种选锋之将或是尖刀之军,各个时代的各个军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说法,但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凭借超人的勇气活跃于战场之上,这些人只要踏上战场便必然会成为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张辽,便是这样的武将,而他身后追随的那些骑兵,也是战场上最有勇气的军士。
自马越二次出凉州,天下强兵的威严纷纷扫地,世人仅仅能想起被骄纵强悍的凉州兵马支配的岁月。
在那些岁月里,战场,始终被凉州人统治。
而这一次,尽管是以多胜少,但对于张辽等人,甚至是这天下的许多人而言,都已足够鼓舞!
沙场之上,从不存在卑鄙与否,一切行为的目的并非是消灭敌人的肉体,而是消灭其精神。只有完全消弭敌人的抵抗之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
而战争的这个目的,永远服务于政治。
否则那不是战争,是仇杀。
张文远此战并非是恨谁或是为了老并州刺史丁原复仇,仅仅是因为他效忠于朝廷,朝廷这场仗胜了,那便是他的胜利。
而现在,城下的敌军,精神以及快被他完全消灭。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并非是形容兵败之迅速。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山倒,何为山崩?
山崩之势,始于微,崩于根。兵败之初细不可察,往往待将领发现之时,情势已经无法挽回。
这便正像此次潼关城下出战的凉国兵马,张辽很清楚凭借朝廷的兵马,或者说是他率领的这些招募的新兵,是绝对无法凭借实力击败凉国兵马的。
然而在他一次又一次地给华野下套,令其轻军而出,利用凉国将领对麾下兵马实力的绝对自己,来从精神上持续对他们造成压迫,追击不停。
就像朝廷每个人想的那样,他们太需要一场面对凉国的胜利了!
无论以少胜多,还是以多胜少,只要胜了,就能打破凉国的神话!
兵荒马乱的战场上,张辽单手擎刀微微矮身探手一捞,将凉国老将的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提在上首,扬刀大喝:“敌将以死,守军还不速速归降?儿郎们给我杀,攻下城头扬我汉威!”
真是,兵败,如山倒啊!
张辽向前踱步坐骑,睥睨天下般地望了一眼城头上白发苍苍的老将,轻轻笑了,高声呼道:“华将军,难还不开城受降?”
让张辽意外的是,华雄居然没有做出他想象中的任何一种动作。
华雄只是咬着牙,眼睛好似根本没有看他,倒像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后的位置。
身后,破空之声猛然炸响,惊得张辽肝胆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