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诱敌出城(1 / 2)

平静的河内郡在太守王匡的治下宛若乱世中的桃源。

围攻马辅国,力挺袁氏上位后返回河内,就连袁氏许下的九卿之位都没有接受。

王匡对当今时局想的很清楚,天下还不够安定,即便登上九卿之位,有朝一日马越杀回洛阳也不会放过他。

河内太守想的很清楚,生在这个乱世又怪得了谁呢?这个时代功名利禄皆是虚无,只有手中利剑方能保护自己。握一郡权柄,可要比什么三公九卿活得久!

君不见,洛阳城空置三座将军府?

自青年时,王匡便是一个轻财好义的任侠,靠着这种名声在当地成了很有名望的年轻人。不过王匡的轻财好义,仅限于各地手握权柄的人物,如骑都尉鲍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曹操等人和为他拼命的死士们……其他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士族豪强,都很难入他法眼。

豪强们可以建坞自守,王匡也可以,他与周边各郡长官交好,以其守望相助。

三郡兵力相和,且抛去东征的曹孟德,王匡、张邈、鲍信三人手中便握有万余兵马……有这些兵马,成大事不说,保命足矣!

王匡一直都是这么想的,保命足矣。

正因如此,他才会精募五百泰山强弩手,人配强弩穿重甲,五百守城随便备些枪矛手便能挡住数千兵马。

河内郡的安定,直至大将军袁绍传檄发到。

半月前,大将军袁绍传檄凉州牧马越擅自将兵出陇关下三辅,残暴劫掠屠杀民众,起兵造反了,命各地太守募兵输送洛阳以备叛军。

这封檄榜像大锤重重地击在王匡的心头,马越,还是出来了!

“你们说说看,这事情怎么办?”王匡皱着眉头在郡治中踱步,一封传檄令他召集河内官吏齐聚此处,“马越反叛,朝廷以千金购赏其头颅,大将军命我郡募兵三千输送洛阳。”

一阵短暂的沉寂,从事韩浩起身拱手问道:“府君,这……朝廷有令,自是要输送,您可是有何难处?”

王匡这才反应过来,他没说清楚,连忙说道:“兵是一定的募的,我是想问河内是否出兵援助大将军。”

当下一武官起身,是河内名将方悦,此人一杆混铁矛使得出神入化,在前番河内平叛的战争中次次一马当先挑翻贼首,赢得很大名声。只见他拱手抱拳说道:“若府君欲驰援洛阳,属下请命为先锋!”

“不妥不妥,若大军出动,郡内贼众死灰复燃又当如何?”

这话只是托词,王匡内心里不愿面对马越,当年司州一战让他知道马越何等英雄,那个凉州蛮子身处劣势尚可冲阵兖州军袭杀刺史刘岱……当晚王匡的军队离得远,待马越突出重围后他曾去刘岱营中看过,那修罗场般的情景直至今日提到马越的名字还令他心有余悸。

“府君,那便不要出兵了。”韩浩拱手说道:“既然朝廷有令,属下愿在乡野募兵三千亲自督军前往洛阳。”

“好,好,韩浩,那便靠你了。”王匡拱手作揖,当即大喜,命韩浩前去乡里募兵,亲自督军不日前往洛阳。

只是谁都想不到,这支新募的军队注定无法前往洛阳。

就在韩浩领命募兵的第六天,一支策马扬鞭的南匈奴部队如蝗虫一般散步河内郡各地,屠杀百姓抢夺财货,来去如风隐匿无影。

……

五月初九,关中大雨。

凉州军在距城关十五里的高地扎营下寨,潼关城头插满将旗,眼尖的士卒告诉帅帐中避雨的马越,除了早些日子插上的颜、文二字大旗,今日又多了淳于、朱、袁字旗帜。

“看得出来,袁本初打算固守,打定主意要跟咱们拼消耗了。”马越捏捏眉心,面对潼关这样横绝数十里北有渭水南据山脉的雄关,便是他有五万兵马也不够填的。“强攻是绝对不行的,等两天吧,云长走到哪里了?”

程立拱手说道:“关云长率部在临晋驻军,传信近日造船输送两千兵马渡河。”

“使君,可以诱敌出关。”贾诩在一旁阴测测地说道:“派兵五千强攻关口,伤亡惨重了再鸣金收兵,让军士丢盔弃甲的跑,由不得敌军不追。这么大雨,敌我难辨,弓弩亦难挽,伤亡不会太大。”

贾诩这是要送士卒上城送死。

马越轻轻地摇了摇头,倒不是他觉得贾诩太狠。凉州人本就拿造反玩命当饭吃,进攻潼关这种地方不死些人怎么可能。他说道:“文和的计策不错,诱敌出城。但现在不合适,我想要一场大胜!土地泥泞不适骏马奔驰。”

马越不心疼人,只是心疼他的覆甲军,那么重的铠甲,无论步骑,这种天气踩在泥地里混战摔倒了就是个死。

每一名都汇集他的心血,从士卒日常训练与食宿到一身甲胄兵器的打造,全军可都是他的宝贝。

他不想自己的精锐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