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会试成绩出炉(1 / 2)

“会试当中就没有做附录的吗?”李春芳作为本次会试的主考官,在号房阅卷时相当谨慎。一来是害怕因为有人写了附录而造成不公平,二来又怕因为有人写了附录,明明才华出众却因此被埋没。</p>

严党与清流的人都在盯着,稍有不慎,自己这个中立派老好人就满盘皆输。</p>

“李大人,真的没有。”</p>

“大人,真没有”</p>

几个副主考以及誊卷书吏不约而同的回复到。</p>

到这时,李春芳差不多明白杭州那位后生的目的是什么了。无非是,通过卷到极致的科举培训向全大明的读书人表明,在科举这条路上,没人卷得赢罗学。有附录与没附录结局一样。</p>

有了这个成果,这好不容易从成化年间稳定的科举形制又该是要变动的时候了,很明显,得变动到不能让高翰文一家独大。</p>

李春芳一边思考这些,一边阅卷写下评语,不由得额头见汗。如果能在自己任内主持这件大事,那基本是能够厘定未来百年读书人命运的事情。由不得不慎重。</p>

花了好几天才写完评语,又有校阅官相互稽核比对,最后排定座次。再揭姓名报送内阁与宫里。</p>

------</p>

“阁老,您看”李春芳拿着名单,给难得想通了又来内阁上值的严嵩过目。</p>

严嵩之所以折腾几天就来,无非还是因为他儿子严世蕃提出的那个他自己原本提出的方略被朝廷采用了。朝廷已经准备明发圣旨册封俺答汗了。</p>

有了一南一北两份功劳,严嵩瞬间又觉得安全多了。至少在可预见清流清算的将来,应该过得去了。当然,还有一个嘉靖练兵一直是以幼军的名义招募编练,有了这个借口,也就不至于落得个纵容君上,权臣误国的罪名。</p>

严嵩拿到名册,当然是认真寻找自己那个徒曾孙,宋应昌了。</p>

前三甲没有,二甲前十名都没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