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秘书和家事(1 / 2)

第1076章 秘书和家事</p>

屋子里的灯光很亮,但是窗户却紧闭着不透一丝缝隙。</p>

3月份的京城室外还是冷的让人很难痛快地摆脱厚重衣服的束缚,不过室内却是温暖如春。</p>

周扬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过了饭点的下午时分了。</p>

回程的路上。</p>

张春来特意让开车的那个小伙子绕道去找了个地方吃饭。</p>

期间周扬也跟张春来了解了一下最近一个礼拜部门的工作情况。</p>

其实像政研室这种机构,除了日常的工作任务以外,基本上都是领导吩咐下来的专项工作,并没有那么多的紧急和特殊情况需要处理,这一点跟基层哪怕是省级机关部门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p>

当然。</p>

相对来说,对领导把控全局和方向的要求也更高一些。</p>

周扬对这个工作自然是比较陌生的,不过经过将近半个多月的熟悉和了解,对自身的职责内容也算是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p>

而且政研室除了他这位主任把方向以外,张涛、郑海强以及钱中立这三位副主任都算得上是政研室的老师傅。</p>

所以在分工方面有这几位副主任在,周扬也知道出大问题的概率不大。</p>

尤其是副主任张涛,除了在处级和厅级这两个层次的时候外出挂职过几年以外,基本上从踏入仕途开始就一直在政研室工作。</p>

论对政研室工作的把握程度,这位张副主任肯定是无人能出其右,这也是周扬上任之后没有重新调整分工,继续让张涛负责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p>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p>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张涛扮演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角色。</p>

办公室里。</p>

周扬把自己在苏东期间这段时间堆积的问题处理了一遍,随即就把办公厅的主任刘启红和副主任张春来一起叫过来继续谈秘书的事情。</p>

“主任,目前我们一共物色了两个合适的人选,这是材料,下面让春来同志给您介绍一下。”</p>

相比于副主任张春来。</p>

刘启红明显对周扬的意图揣测得要更加细致一些。</p>

其实刘启红专门去查过周扬在以往不同的任职阶段选配的秘书情况,总体上就三个特点。</p>

一个是年轻。</p>

这其实也跟周扬自己的年纪有关系,毕竟不可能选一个秘书,年龄比领导还要大上不少。</p>

这容易给人一种领导压不住阵脚的印象,属于大忌讳。</p>

二一个就是学历普遍偏高,最差的也是本科,其余的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学历,而且有好几位都有高校工作的经历。</p>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周主任对理论功底比较扎实的年轻人印象更好。</p>

最后一个就是踏实。</p>

从周主任前几任秘书来看,除了理论功底比较好以外,大多数的秘书都是属于比较务实的类型。</p>

所以综合这几点。</p>

这一次刘启红选的两个秘书候选人基本上年龄都在30到40周岁之间,级别上两个人一个是正处,一个是副处。</p>

正处级的秘书候选人叫李林,是理论部那边的一个负责人,年龄是35周岁。</p>

副处级的候选人是叫孙成刚。</p>

没有实职的副处级岗位职务,只有一个三级调研员职级待遇。</p>

年龄相对来说大了一点,今年正好是37周岁。</p>

但是孙成刚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副处以前一直在京大的团委和教师工作部工作,有高校的工作经历。</p>

果不其然。</p>

办公室里。</p>

张春来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两个人的情况之后,周扬立马就扫了一下手里两个人的材料。</p>

过了好一会儿才把那份李林的材料放下,然后拿着孙成刚的翻了翻朝张春来问道:</p>

“这个孙成刚怎么样?”</p>

“我看他的简历上写了他以前在京大先后在团委和教师工作部有过任职经历。”</p>

“不仅仅如此,还有基层挂职副县长的经历。”</p>

实际上正如刘启红所想,周扬确实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叫孙成刚的候选人。</p>

除了符合自己对年龄学历的要求以外,孙成刚有一条简历很让周扬看好。</p>

在担任政研室处级职务期间,此人曾经挂职在西部地区担任过2年的副县长。</p>

相对于其他的经历来说,这个经历就很接近基层实务了。</p>

周扬虽然没干过副县长这个职务,但是在黄江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对于这种最接近基层的经验,可以说是感受良多。</p>

最重要的是,两年的挂职经历,孙成刚随后的评价竟然还是优秀,这就有点不简单了。</p>

但是问题就在于。</p>

就这么一个年轻有为,能力也强的干部,在挂职结束后竟然只安排做了一个三级的调研员。</p>

不仅仅级别没提到正处,而且也没有相应的岗位职务。</p>

这在周扬看来肯定是有些不正常的。</p>

不过很快,周扬就听到了张春来的声音。</p>

“主任,小孙的年龄虽然不大,不过本身的能力确实很出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