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一时沉默,立储不是小事,何况东宫也不可能只有太子,属官及卫率文武齐全,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p>
当然,他是开国之君,倒不是怕太子能威胁到他,只是那个位置,固然尊贵,但也是靶子是火架。</p>
历朝历代能有几个太子是能自小被立,然后顺利登基称帝的呢?</p>
“娘,隋废太子杨勇,真的有那般不堪吗?</p>
现在想来,他固然谈不上明璋之资,文武气略都不如炀帝,但若是能顺利即位,隋朝怎么也不至于二世而亡吧。”</p>
窦氏沉默片刻道:“杨勇虽器非上品,性是常人,但并非无才无德,更不算暴戾之人,是足以承国传于子孙的。”</p>
李建成坐到母亲身旁为她遮风轻声道:“那为何他没能顺利承位呢,是因为帝后朝臣对其过于苛责,同胞兄弟对他虎视眈眈,身旁心腹皆是附庸富贵不能同心同德。</p>
身在哪个位置,什么错都会被人放大来看,手足兄弟也会时刻紧盯,甚至栽赃陷害,便是成人也未必能在此煎熬中渡过,何况一介幼童稚儿。</p>
至于皇后,她现在珍爱长子,是因为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将来未必不会偏爱幼子,这些她可以不考虑,儿不能不顾虑。</p>
册封太子过早,几乎是百害无一利,对朝廷是如此,对承宗更甚。”</p>
窦氏看着远方道:“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只是儿啊,若承宗将来才德寻常,而你的诸皇子当中,又有极为出众的,你…”</p>
“这也是皇后所忧虑的。”李建成道:“自古传国立储,或是以嫡长,或是以贤德,或是以偏爱。</p>
前朝时,太子杨勇以嫡长正位东宫,晋王杨广素以贤德名扬天下,汉王杨谅以文帝偏爱而雄踞一方。</p>
如今看来,或许还是以嫡长才是最稳妥的,贤德或许是伪饰,偏爱会掩盖缺点,只有嫡长是做不得假的。</p>
娘,只要将来承宗德行端正有人主之望,儿便会交托江山社稷之重担,传国以嫡长,为儿孙开个好头。”</p>
“那就好呀,这我也就放心了。”</p>
“娘不必为这些琐事烦心,安心在江都游玩就是了。”</p>
……………</p>
皇帝在行宫接见了无数江南俊才,或是世家高门的贵子,或是寒门乡绅的子弟,也有一些避居山野的隐士,以及国清寺的僧人。</p>
这其中有不少人,都被直接委以官职,虽然最高者,也不过是从六品的尚书诸司员外郎,但各个都是实职,而不是如往先一般入国子监或弘文馆挂虚职。</p>
这已经是让江南上下尤为感激了,特别是寒门士子们,要知道江南的名门望族都没几个有机会入朝,何况是他们。</p>
按照常理而言,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当世家占据了足够多的位置,才会从手指缝中洒下些,任由他们争抢。</p>
可现在,幸有着陛下的殊遇,他们竟然有了与世家子弟,在御前平等竞争的机会。</p>
这起码的平等,已经是数百年未曾有过的了。</p>
但世家子弟的平均水平,还是远高于寒门士子,除了个别天资尤为出众的外,寒门子弟几乎是被全方位的包围碾压。</p>
这也让李建成提前看清,哪怕是他的科举,寒门士子庶民百姓也都可以直接参加,但他们短期内还是很难与世家子弟对抗。</p>
但这也在意料之中,就是这样重重难关下还能脱颖而出的人物,足以在他的扶持下,成为朝廷制衡世家的柱石。</p>
何况随着国学县学发展,经义文章形成统一,廉价的纸书印刷,都会使得寒门庶民在科举中的比例越来越大。</p>
除了大量的人才外,皇帝的后宫也充实了许多,这也是安抚江南的必要措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