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关键的是,隋朝科举,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才能参加。</p>
因而弘文馆的官员们听到科举也并未有什么激动之情,甚至有人劝道:“朝廷刚刚裁撤众多官吏,现在就又开科取士,这恐怕不太好。”</p>
李建成道:“朕有意让被罢免的官吏都来参与此次科举,能脱颖而出者,朕自当派遣使官代朕亲迎回朝。</p>
卫国公刚刚送来捷报,四郡之地已经夺回,吐谷浑国主慕容伏允亦被西突厥可汗擒拿正在押送来长安,作为可汗送给朕的贺礼。</p>
这四郡之地的官吏,皆由此次科举中出。”</p>
这话一出让众学士议论纷纷,虽然房杜裁免官员已经竭力做到公平公正,但被裁官吏当中,还是有不少因种种原因而未能留任且能力显著之人。</p>
若是能通过科举回朝,倒也是一桩美谈。</p>
于是开始认真商议起前代科举的弊端来,弘文馆中有不少人是亲身参与过的,而例如房玄龄,就更是前朝科举出身的。</p>
大家一谈,就发现问题实多,那时考生通过关系到京城之后,须打通考场内外的各种关节。</p>
除了向所司投递牒文、状书进行登记等例行公事之外,还有行卷、温卷等名堂。</p>
所谓行卷,即是考生将自己的史才、诗笔、议论之高下写成文卷达于主司,其中最关键的是将自己的家世背景告诉主考官。</p>
过了数日后,再将该文复制一份再送一回,名为温卷,若是在这其中,谁能有办法拜见主考官,并奉上金帛,那么…</p>
在李建成的诱导下,学士褚亮提议道:“当废行卷温卷,实行糊名,考生将名字写上卷子之后,由贡院派专人在其名字之上糊纸加封,等成绩以定后,再由主考官及御史台、大理寺派员当场监督开卷,然后放榜。”</p>
众人纷纷赞赏,然后就是开始商议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答案难以统一。</p>
学士姚思廉道:“先不论主考官个人己见之事,自始皇焚书坑儒,前人经典残缺不全、亡佚散尽。</p>
虽经汉代诸儒修补,然还是百孔千疮,其后战乱不断,经籍文字讹谬越积越多,以《五经》为例,现在天下流传的版本何止数十?”</p>
杜如晦点头道:“主考尚可由陛下点一德高望重之人,再有中书尚书大理寺等官员从旁助之,以确保公正,唯经籍文字讹谬,若匡救之,非数日之功。”</p>
学士颜古师道:“前代因南北对峙,各有师承,因袭旧说,师徒传承之时,不免以讹传讹,到隋世,刘焯、刘炫开创统一经学的先河,惜隋世国祚短促,未能完成。</p>
如今天下渐平,陛下又是天纵之君,该是统一经学的时候了。”</p>
……………</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