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卫渊告诉了顾廷烨一件事,</p>
“原本计划讲武堂第二期在下半年开展,其中就有你的名单。”</p>
“但北伐在即,我思来想去,决意任你为随军参将,你意下如何?“</p>
行军作战时的职务和寻常职务多有不同。</p>
所谓参将一职,其实是个模糊的概念,可大可小。</p>
待他谈到这里时,明兰的脸色明显紧张起来。</p>
而坐在她身旁的张桂芬,一直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当是在安抚她。</p>
说实话,自国战结束以来,武将们能获得功绩的地方就太少了。</p>
而且,顾廷烨还没有正儿八经的与辽军交过手。</p>
有这样一个机会,他自是不愿错过,</p>
“讲武堂什么时候都能去,但北伐的机会可不多。”</p>
说着,他豁然起身,作揖道:“末将愿往!”</p>
闻言,明兰的脸色瞬间不好了。</p>
但是,自家舅舅做的决定,她也不好反驳什么。</p>
而且,这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大周多少将领,想去都难。</p>
如今,卫渊将这个机会摆在他们夫妇二人面前,不该有拒绝的心思。</p>
只是,新婚燕尔,被窝还没捂热乎呢,就要目送自家郎君出征,搁谁心里会好受?</p>
张桂芬笑道:“一家人,这么见外作甚,快坐下。”</p>
卫渊瞧了眼明兰,“明丫头,给舅舅将酒给满上。”</p>
后者照做。</p>
随后,卫渊语重心长道:“行伍出身,不立军功,极难在京中立足,有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也保不了万世富贵。”</p>
顾廷烨深以为然。</p>
明兰接连点头,“舅舅说的是。”</p>
开武三年,七月初旬,卫渊出发前往代州雁门。</p>
在中旬左右,他才算是到了讲武堂。</p>
第一批学员,大都是出身代州的将领,还有几位种家兄弟。</p>
卫渊出席毕业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p>
“本侯希望,往后数十年乃至百年,当后世人提到讲武堂第一期将领时,会由衷竖起大拇指,对你们有所称赞。”</p>
“而你们,也将肩负起兴盛讲武堂的责任,让世人看一看,从讲武堂走出的将领,究竟有多么不一样。”</p>
“.”</p>
足足说了一刻钟的功夫,才到了颁发结业勋章的环节。</p>
陈大牛最近下足了苦功夫,耗费日久,总算是将一些粗浅的兵法文字给记住了。</p>
说实话,当陈大牛学那些兵法的时候,会有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p>
他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了,即使没读过什么兵书,仅凭直觉,也能打好几场战役。</p>
卫渊之所以让他来,是因为要让他走出讲武堂之后,成为一名‘正规将领’,不能再用以前的野路子来领兵作战了。</p>
在结业典礼结束之后,卫渊与徐长志二人又特意去了应州。</p>
上次前往三州之地时,卫渊因感此三州之地,被异族占领太久,已失民心,便没了兴致继续去应州巡视。</p>
这一次,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当地百姓逐渐接受大周的管辖。</p>
随着卫渊等人去到应州之后,三州之地的刺史负责人,也都陆续赶来,面见他。</p>
在很多地方官眼里看来,如今的卫渊,就是当之无愧的权臣、擎天大佬。</p>
他的一句话,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p>
比如,卫渊一句,你在应州做得不错,传出去,对那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功绩证明。</p>
不过,对于这些地方官所为,卫渊不愿牵扯太多。</p>
索性只是匆匆见了他们,说了几句话,便让他们各自回去了。</p>
因为,接下来,他与徐长志所言,不能被太多人知晓。</p>
应州城头之上,卫渊拿着附近的地形图,指着远处几座险峻的山道,向身旁的徐长志缓缓开口道:</p>
“来年北伐,你领一路兵,从此地进军云州蔚州,我领一路兵,攻云州。”</p>
“我已想好,由你担任副帅,陈大牛与郭颢为先锋,梁达为前军将军,萧逾明、沈青分别为中后两军主将。”</p>
徐长志皱眉道:“不如由小弟攻打云州,云州之地势太险峻,卫兄是三军主帅,不易轻动。”</p>
卫渊笑道:“我是三军统帅,我出现在哪,就代表我军主力就在哪,辽军才会将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为你夺取蔚州争夺时日。”</p>
“再不济,咱们就退回寰州,与辽军打一场持久战。”</p>
“走,随我再去寰州瞧瞧。”</p>
跟在二人身后的梁达道:“卫帅,徐帅,近日寰州附近,有辽军骑兵出没,还是别去了吧?”</p>
闻言,徐长志瞪了他一眼,“你觉得我与大哥会怕这个?”</p>
卫渊更是大笑道:“寇可往,吾亦可往。”</p>
“更何况,寰州城头上插的旗帜,是‘周’,不是‘辽’。”</p>
“你与辽军每年都要对上几阵,怎么瞧你这意思,反倒怕了辽军?”</p>
(本章完)</p>
(/70935/70935934/1010065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