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少师少傅,未来辅臣(2 / 2)

没过一会,两浙、福建路市舶司使迅速来到大殿当中下跪叩首,陆续道:

“臣两浙路(福建路)市舶司使拜见皇帝陛下,恭祝陛下万年!”

也当给这一年收了个尾。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百官无不惊愕失色。

卫渊心道,终于要到自己表演了。

“.”

对于错综复杂的朝政,他也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折腾,更何况,也折腾不过这个刚到京城的王安石。

朱总管便就朗声道:“传两浙、两淮、福建、广南、广西各路市舶司使。”

“不知,哪位爱卿,愿替朕前往东南一趟,解决倭寇之事?”

只可惜,功亏一篑。

与往年一般无二。

新军需要磨刀,于情于理,都该自己去领兵。

这老头儿平时挺讨人厌,但一到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却从不含糊。

后者应声道:“海运开与关有利有弊,只要市舶司能够起到作用,臣认为,可以开。”

二话不说,他当即毛遂自荐,

“倘若当官怕得罪人,依下官来看,倒不如弃官回家种地。”

赵祯大声询问道:“东南、两浙、两淮一带的市舶司使来了没有?”

王安石直怼,“韩相公听差了,下官没有说谁是佞臣,下官只是就事论事。”

“朝廷不是没有派兵围剿过,可每次去,那些倭寇都会躲藏起来,难以寻觅其踪迹啊!”

燕达眉头一皱。

毕竟,从不轻易大兴牢狱的赵祯,在今年,让所有的官吏都胆寒了起来。

赵祯道:“朕问问你们,若是开海运,你们有多少把握,可以不使我大周军政机要泄露,以防海外诸国壮大?”

花朝节,民间俗称‘龙抬头’。

“若朝廷支持,臣自当有十足把握!”

卫渊又是两王案的主审。

韩章脸色平缓,“听王尚书那么说,怎么感觉满朝文武都是奸佞之臣了?”

他忽然想起,办案期间,燕达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我能帮你’。

“有意思,往年,可从未听说,皇城司对倭寇之事上心啊!”

对于谁领兵荡平倭寇这事,文臣没有发言权。

“哪怕他们只伤我大周子民一人,也要将其彻底铲除!”

沿海倭寇?约有上千?

听到燕达的声音之后,百官无不震惊,

“臣担心的是,海外诸国会因我天朝开了海运而借机壮大,殃及后世子孙。”

此时去开海运,就怕海外诸国学到了东西,转手翻脸不认人了。

紧接着,殿外也有相同声音响起。

以往在他们印象里有着仁义之称的皇帝,一旦动起手段,宛若雷霆!

“否则.这海运,不开也罢!”

“与其得罪天下百姓,殃及江山社稷,倒不如,由下官做这个恶人。”

皇城司属于军方。

“市舶司或是朝廷,必须严格控制可向海外诸国销售的货物。”

且先不说百官是何想法。

韩章一党的官吏此刻都在看向他。

反正也近千了。

“第一,盐法正处于改制的关键阶段,短期内难见收益,朝廷每年开支极多,需借海运税收填充国库;”

“不过.臣前些时日,收到东南一带皇城司干吏来信,说今年沿海倭寇盛行,总计杀我大周子民,约有上千!”

“否则,我大周的商船还未出海,便被那沿海倭寇给占了去,长此以往,海运开与否,就成虚设。”

“倭寇问题不解决,海运难开!”

横向来看,此时海外诸国与大周相比,的确是大周的文化更为强盛。

皇城司将倭寇的事情捅出来,不就是在帮自己?

武将半壁江山,几乎都站出来赞同此事。

这也是为什么,卫渊坚决反对与倭国做军器生意一事。

说着,还将目光落在了卫渊身上。

“提起倭寇一事,朕想与诸位臣工,一起议一议这海禁该不该解除。”

关于海禁的事情敲定以后。

仿佛再说,您老不表个态?

韩章压根不搭理那些人。

此人不负其名,堪称忠君报国的表率,从不参与党争。

看看你们的君子六艺到不到家。

这可难倒他了。

这里的文化,包括了兵家之道。

赵祯都开始安排后事了,他也该找机会上岸了。

“海运要开,倭寇要平。”

谁敢说三道四,在张辅的授意下,所有的武将都会摆烂。

其实死伤真没多少

因为倭寇只劫财,很少伤人性命。

这位海尚书,乃是户部侍郎海舟的父亲。

这些事,交由户部等人去论即可。

听韩章那么一说,卫渊瞬间有了种遇到‘知音’的错觉。

谁跟钱有仇啊?

“第三,也可扬我天朝国威,使四海臣服,如此何乐而不为?”

顾偃开道:“臣附议!”

卫渊对王安石的直观感受就八个字‘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太子少师与少傅.

也就意味着,将来新君登基之后,这二人,就是新君最亲近之臣子。

一文一武,未来辅臣!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