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其实是一个盆地,积超过两万平方公里,盆地内部海拔大约在四百米左右,而周围的高山海拔则在一千米以上。这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像高山草甸啊、热带雨林啊,还有寒冷的高山湖泊和温暖的河流湿地等,和云南的香格里拉一样,是一块美丽的地方。</p>
由于盛产葡萄,这个盆地因此得名“葡萄盆地”,后世葡萄县之名也是因此得来;如此土地,用来生产粮食,种植一些稻米小麦什么的农作物,那也是相当不错的。</p>
八月初,第一批数量约两万人的国内难民被分派到了这里,立即将此地的人口比例来了一个大的改变。因位置偏僻,交通又不便利,这个时期的葡萄盆地基本属于闭塞地区,总人口才两万出头。</p>
这两万多人还不是一个民族,包含了包括了傈僳族、独龙族、颇族日旺人(也称阿侬人)、囊塔归巴人和本地掸人(傣族)这几个少数民族。两万多原少数民族人,居住在葡萄盆地的其实只有一万三千多人,还有六千多是居住在盆地外面山区的,其中以东北三十公里的瑙蒙村一带人口最多,约有两千余人。</p>
两万人的国内难民一到这里,华族立即变成了本地第一大民族。</p>
任何时期外来者都是不受当地人待见的,为了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出现,在准备要安置这些难民之前,陈老等人就已经考虑到了当地热带安抚工作。</p>
先是派人整修了从密支那到葡萄的道路,将原本狭窄和破旧的山道重新加宽和填平,将通过的河流小溪上的木桥也进行了维修,稍微大一点的河流上都用钢铁修建了桥柱。</p>
道路修筑完毕后,陈老等就立即整合当地原先政府机构和人员,将一些不适合的人员进行辞退,把地方政府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p>
其次,以缅北政府的名义,让马帮运送了很多当地急需的生活用品,如食盐、白糖、铁锅,以及粮食、布匹,交给葡萄县政府的官员,以极低的价格售卖给当地人,并透露出一丝要移民来此的风声。</p>
第三步,调派一个团的保安部队进入这里,先行做好不测的预防准备,同时让保安团战士修建房屋,做好移民进入的准备,最后一步才是移民进入。</p>
两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原居民分摊下来一平方公里一个人都不到,相当稀少了,最合适的数据是一平方公里生活一千人。</p>
(/32283/32283676/1010023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