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义务兵和田产税(1 / 2)

即使有些习惯了皇帝的奇思妙想,群臣听到议员服役的要求后,仍旧感觉到不可思议。</p>

尤其是很多文官看来,士兵和武将就是粗鄙之人。皇帝怎么能要求议员,必须有服役的经历?</p>

可以说,这个议员服役的要求,遭到朝堂大臣的群起反对。</p>

就连刘宗周也不支持这个政策,认为时移世易,不能因为周朝的国人服役,就要求大明的国人同样服役:</p>

“周朝之时,除了国人之外,尚有许多野人。”</p>

“因此国人必须服役,保卫自己的国家。”</p>

“但是如今大明威压四方,实在不需要让所有国人服役。”</p>

“而且朝廷有卫所之兵数百万,不需要普通国人服役。”</p>

朱由检对此摇头,说道:</p>

“西南奢安之乱尚未完全结束,辽东建虏作乱更不知何时才能平定。”</p>

“再加上泰西诸国崛起,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家门。”</p>

“这是危急存亡之时,需要更多的人从军。”</p>

“单靠卫所兵源,难以获得足够的兵力。”</p>

户部尚书毕自严道:</p>

“如今天下有近千万户,五千多万口。”</p>

“若是让所有国人服役,朝廷增加的军饷太多,户部承担不起。”</p>

朱由检对此皱眉,询问道:</p>

“怎么会承担不起呢?”</p>

“义务服役期间,只发放基本的津贴,不打仗不另外发饷。”</p>

“按照从军三年、或者从事文职工作五年的要求,大明会增加多少兵?”</p>

“户部要花费多少钱?”</p>

毕自严一时语塞,没想到皇帝不打算给义务兵发军饷。</p>

他在计算了之后,说道:</p>

“若是这样,朝廷大概会增加百万兵力。”</p>

“士兵即使不发饷,也要吃饭穿衣,还要消耗兵器。”</p>

“按照每个士兵每年五石粮食计算,至少要消耗五百万石粮食。”</p>

“若是再加上盐菜银、皮袄银、军械、军营、养马等花费,那就要更多了。”</p>

“最终增加的支出,可能会超过千万两。”</p>

这个数字的确不小,但是相比辽东十一万军队每年需要的五六百万两辽饷,那就实在太少了。</p>

所以朱由检听得反而更动心,向群臣道:</p>

“诸位都听到了吧?”</p>

“若是实行义务兵役制,养兵百万的花费,也就在千万两左右。”</p>

“如果朝廷的辽饷全部用于供养义务兵,可以养五十多万军队。”</p>

“如此兵力,何愁建虏不能平?”</p>

听得一些臣子都有些动心,尤其是枢密院的官员,对此十分心动。</p>

毕竟服役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五年的文职工作经历,对他们轻易而举。</p>

反而是国人服役的规定通过后,他们能轻易征集几十万军队,用于建功立业。</p>

杨嗣昌就积极支持这个政策,大声道:</p>

“臣以为不但议员要服役,所有想获得选举权的国人,都必须要服役。”</p>

“不能为国出力,又怎能称得上国人?”</p>

听得群臣大怒,大声指责起来。</p>

他们和皇帝对喷还有一点顾忌,但是喷杨嗣昌,那是丝毫没有压力。</p>

一时间,杨嗣昌遭到有生以来,最激烈的抨击。</p>

有人大声指责,说他这个提议像之前的加征辽饷一样,不顾民间疾苦。</p>

还有人语气较温和,认为为国出力的方式不止服役一种,依法纳税同样是在为国出力。</p>

不管怎么说,群臣都产生了争论,不再像之前那样,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服役。</p>

只是这点人的声音,显然无法和大部分臣子抗衡。考虑到这件事反对的声音比较大,兵役制度改革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朱由检暂时退让道:</p>

“不愿服役的国人,可以缴纳免役钱代替。”</p>

“例如辽饷加派,就可以看做免役钱。”</p>

“那些服役的卫所士兵,可以不用交辽饷。”</p>

“他们的总体税负,不得超过十一税。”</p>

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朱由检继续道:</p>

“其他应募从征的士兵,愿意以义务兵身份服役的,服役期间可以免去三十亩地的辽饷,同卫所士兵一样最高征收十一税。”</p>

“兵部兵役司要做好统计,给那些不属于卫所的义务兵,发放服役免辽饷的证明,让各级护军维护士兵权益。”</p>

“无论是义务兵还是募兵,在从军服役三年后,退役时都要发放退役证明,授与国人身份,拥有选举权利。”</p>

“如果在军中曾担任军官,退役时更要授予相应勋级,拥有被选举权,可占据武官名额。”</p>

这是对现在服役的士兵优待,群臣的反对声音没有那么大。</p>

只是户部担心这样辽饷征收得会更少,有些人会利用服役免辽饷的规定,逃避缴纳辽饷。</p>

对于这点,朱由检道:</p>

“户部和兵部加强对这件事的监管,只要在朝廷承认的正规军中服役,该免的辽饷就要免。”</p>

“朝廷征收辽饷的目的,就是平定辽东叛乱。”</p>

“他们当兵服役,是更直接的出力。”</p>

“朕希望早日平定建虏,免去辽饷这个加在民众身上的负担。”</p>

这番话可谓语重心长,因为他不止一次提出,要免去辽饷加派。</p>

群臣见皇帝真的开始免辽饷,不管心里怎么想,都要称赞一二——</p>

即使皇帝是为了推行义务兵役制,只给服役的义务兵减免辽饷,他们也必须承认,当今皇帝不贪财,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人。</p>

有了这个政策后,如果真有人家交不起辽饷,那就可以去当兵,当义务兵服役。</p>

这个政策,也因此在朝堂上得到通过。朱由检在当前的兵役制度上,终于撬开了一点口子——</p>

义务兵这个概念,正式登上舞台。</p>

虽然距离全面义务兵役制还有很长距离,但是朱由检却有耐心。</p>

他首先需要义务兵被人接受,然后再推行义务兵役制。</p>

这样在以后真的遇到危机时,他就有可能向所有适龄人员征兵,进行全面动员。</p>

大明的战争潜力,会得到前所未有地释放,战胜一切危机。</p>

而且,当兵服役能够获得选举权、还有可能成为军官获得被选举权,这会提高将士在民间的认可度,提高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p>

人们会逐渐习惯有人当兵,不再把兵役视为洪水猛兽,甚至会当做一种提高身份的道路。</p>

不过这些都是远景,朱由检现在的要求是,武官或有服役经历的议员,至少达到一成五。</p>

其他议员也要严查纳税情况,尤其是辽饷加派。</p>

既然他们不愿服役,缴纳辽饷就不能少。朝廷需要饷银,给打仗的士兵发饷。</p>

在经过这个插曲后,朱由检正式认可了,刘宗周提出的以天津区为试点的提议。</p>

至于另一个试点,刘宗周等人打算放在沧州。</p>

这个作为陕西灾民目的地的地方,如今急需要加强管理,设立城区三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