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美是国家最高金融管理部门的成员,对股市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政策的发布,她能问出这个问题,意味着上层已经发现股市杠杆化的危险程度,或许很快就会出手。</p>
这个时间点比前世要更早一些,若是现在就开始挤水分,或许股市的崩塌不至于那么夸张,但也意味着李睿很多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发动的手段用不上了!</p>
到底该说实话,还是再拖一拖时间捞一笔?</p>
李睿犹豫了大概一秒钟,决定还是说实话。</p>
“我觉得很严重。”李睿道,“如果可能话,国家应该出手压缩一下杠杆了。”</p>
陈峰美道:“今天协会开了个会,会上听到一些数据。目前两融数据处于高点,但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融资一家独大,余额占市值的比例在3%以上,而成熟市场一般只有1.5%,我们一致认为两融业务触及了高泡沫区域,所以大家讨论了一下要不要加以控制。”</p>
李睿暗叫侥幸,幸好说了实话。</p>
“不过我们讨论之后认为,暂时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自我调节来压缩一下杠杆,挤一些泡沫出去,至于进一步收紧监管指标或者采取强制性措施没有太大的必要。我们要做的是控制一下温度,而不是一下子把火浇灭。”陈峰美却又话锋一转道。</p>
李睿皱眉,他本以为上层看清了,没想到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有所预警,并不是真的看到问题。</p>
迟疑了一下,李睿道:“目前股市波浪汹涌,水面下到底有多少杠杆,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我总觉得比大家想象的要更高。咱们的证券行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缺乏把控手段,我觉得还是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和预案,免得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之后,措手不及!”</p>
陈峰美沉吟道:“融资余额大概是1.6万亿,伞形信托的规模大概在4000亿到5000亿之间,股票收益互换规模在4000亿左右,还有大概6000亿到8000亿的股票质押式回购。现有的两融业务监管要求下,理论上能够支撑的两融业务规模大概是4万亿,远高于目前实际的融资业务余额。所以我们研判的结果是,杠杆有,泡沫也有,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长期看有风险,短期来看风险系数并不算高。”</p>
李睿欲言又止。</p>
他是过来人,他自然知道陈峰美的这个数据有误。</p>
但他怎么提醒呢?他要怎么说自己的数据来源呢,总不能说是从几个月或者几年后的财经报告中看到的吧?</p>
陈峰美的语气变得轻快起来:“今年上市券商还有1500多亿的再融资,证券业净资本是一直在增长的,融资融券的规模上限也相应提高了,操作的空间也就更大了。不过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做金融小心一点也好,我找人做几个应急预案……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p>
李睿也不知道该怎么提醒,只能道:“是啊,咱们国家的融资融券业从诞生到现在,都没碰到过什么大的风险,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做个预案,万一发生急跌,也能减少踩踏不是?”</p>
说完这话,李睿忽然心有所感。</p>
前世跨年夜发生在海州外滩的那场踩踏悲剧,是否是对2015年中股市踩踏的一场预兆呢?</p>
今生,外滩悲剧被李睿阻止了。</p>
那么股市的悲剧呢?</p>
凭李睿的力量,能阻止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