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大和战船”(2 / 2)

由于没有龙骨,使得这三种战船的远洋能力基本为零,抗冲击能力极差,上下合体的结构也使得战船重心不稳,抗浪性极差,也无法配备重型火器;再加上大和帝国境内极度缺乏硬木,使得战船的船体非常脆弱,经受不了冲角战术。

这种类型的战船唯一的优势就是机动性较好,近距离接舷能力较强;不过,总的来说是非常不适合进行海上交战的,就连近海交战都极为勉强。

由于战争的客观需求,大和帝国各大家族在无法推进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只能采取横行添加功能的设计思路以提高战船的作战能力;所以,大和帝国的这三种战船其实本质都是以最初的小早为底盘,不断扩大体积堆叠建筑载具的产物,这就导致了这三种战船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所谓“小早”既是小型关船的略称,“早”字在大和帝国的意思是快,因此小早一称很形象地描写了这种战船的特征,又小又快;问题是,这个结构大和帝国用的时间有点太长了!太广了!

天皇掌权时期大和帝国就用这种战船,天皇无权时期也用这种战船,三百年前用这种战船,现在还在用这种战船,这就比较令人无语了;数百年的时间,大和帝国在战船技术上竟然没有任何进步,只是随着战国时代不断地堆大了体积而已,继而出现了大和帝国各家族水军的主力战船关船。

关船取的是“海上关所”的意思,不过在纳姆斯看来,关船这么袖珍的关所也就只能在内海和近海欺负一下渔船;一旦来到深海,只需要一个海浪打过来,关船能不能漂在海面上都是问题。

如果说大和帝国大名之间的战争是村长打仗,是歪曲事实和刻意贬低的话,那么说大和帝国各大家族的水军交战是舢板打架,还真没有太大问题,甚至可以用描述贴近形象来形容。

关船的基本构造可以理解为在小早上面加了个箱型船体,看上去像是在一块木条上放了一个盒子;这种设计趋势可能早在天皇掌权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其缘由可能是为了提高水战的远程武器的射程,在这一逻辑的推动之下不断加高加固船体,最终形成了这样独特的箱型结构。

至于大和帝国各式战船中体型最为庞大的安宅船,其呼称来源似乎已经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连纳姆斯俘虏的那些船长,也对安宅船的船名来历不太清楚,他们只知道安宅船是最强大的战船。

当然,这些船长们口中对安宅船的水军最强战船称呼并不名副其实,因为织田家族的铁甲船已经取代安宅船成为了大和帝国真正的最强战船;不仅如此,在纳姆斯看来,所谓安宅船基本就是在关船基础上再加大加粗加厚而已,较之关船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不过,这种连灵活性的唯一优势都失去的大型战船,也确实不是大和帝国各大家族水军的主力战船;行动笨拙但又体现庞大的安宅船,一般只是作为水军指挥船的象征式存在罢了。

在这种奇特的舰船构造之上,大和帝国水军的战术也被大大地限制了,始终停留在古老海战的三大套路之上——弓箭、放火、白刃;在内海相对平稳的水势中,一堆盒子漂着对射,近了就扔炮烙烧船,然后登船肉搏。这基本可以概括大和帝国水战的全部战术了,无不充满了落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