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公公替方贵妃求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方贵妃是汉王的生母,皇上虽然把汉王赶得远远的,那是因为皇上自觉丢脸,不想再见到这个儿子,但是皇上念旧,又极重感情,他还是对那个长的跟自己很像的儿子念念不忘,大刘公公伺候在皇上身边,总能听见皇上梦游一般的喊着汉王的名字,等清醒了发现人不在身边,就对着烛光叹气。
母凭子贵,虽然圣心难测,但是大刘公公也知道,皇上不会愿意逼方贵妃死。
听了大刘公公的话,皇上剑眉微凛,沉吟一下:“让她进来吧。”
方贵妃是被宫人搀扶着进来的,一身本是端庄无比的宫装,此刻穿在她身上,空空荡荡的,几日不见,她竟然瘦了一圈。
苍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
饶是皇上对方家厌恶到了极点,此时也动了恻隐之心。
贵妃要跪下,皇上打断她:“有事就说吧,若是为方君候求情,那就不必说了。”声音平淡,不见息怒
贵妃已经管不了皇上到底怎么想,身子飘飘摇摇,还是跪下去。
宫人立即知趣的退到一边,方贵妃再抬起头,已经泪流满面:“圣上,大哥就这么一点骨血,还请皇上开恩,好歹绕君候一命。”
虽然皇上不让方贵妃求情,但是方贵妃就是为了方君候而来,她求情了,皇上也没有表现的特别愤怒,不咸不淡道:“你们现在知道这点骨血的可贵了,他计划火烧两条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无辜百姓的死活,方君候罪大恶极,不处置他,难以平民恨,朕就是想放了他,也无能为力。”
皇上一句话的事,怎么可能无能为力,就是不想放人。
这要是周家的人,皇上肯定又是另外一番说辞,方贵妃心中对皇上起了怨气,但是她不能发作。
想了想道:“这件事君候很可能是冤枉的,他一个伯爷,就算放火,为什么要亲自动手,连臣妾这种无知妇人也知道,这事有蹊跷,而且街道一开始冒黑烟,据说并没有见火星,那黑烟从何处而来,为什么会来,后来的火吵嚷的大,可只在棺材铺后院见火光,如果是君候计划好的,怎么会动静大雨点小?君候中途被人打晕过,这明明是栽脏,圣上,请您明察啊。”
皇上蓦然笑了,笑容饱含深意,道:“贵妃去见过方君候?还是贵妃自己查的,朕一直以为贵妃呆在后宫,十分老实。”
这意思不就是说她手申的太长了。
她去见过侄子,也派人去调查过。
侄子是儿子的钱袋子,没有钱,儿子什么事都做不成。
所以在朝中大臣没有作为的前提下,她冒着被皇上厌恶的风险,也得替侄子脱罪,救侄子,就是救了儿子。
但是此时,她分明感觉到,这些疑点,皇上都是知道的。
方贵妃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什么事都瞒不过皇上,那么她查到的这些蛛丝马迹,还能让在皇上这里引起波澜吗?
皇上突然又道:“让老四老实些,朕这一翻敲打,如果他再不知收敛,那么朕,真的会十分失望。”
言尽于此,皇上说完摆摆手:“下去吧。”
方贵妃本来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可是皇上的话令她如坠冰窟,皇上也知道方家对汉王的重要性,但是皇上依然不肯放人,也就是说,皇上的立场已经十分明确,这皇位是太子的,汉王,不可撼动。
这种认知让她比要失去一个侄子还要觉得恐怖,且十分心碎。
太子是个残疾啊,出入都要宫人抬着,行动不能自理,这样的天子,不令人嗤笑吗?有令人嗤笑的天子,其实是王朝丢脸,皇上怎么就愿意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丢脸。
说来说去,就因为那太子是周皇后生的,皇上和皇上青梅竹马,当年感情非常好。
可是她也不差啊?
方贵妃想起小时候的事,难道她不是记事起就认得的皇上,皇上对周皇后呵护备至,可是她送皇上香囊,皇上不也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