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戏剧性的是,这主人还把家奴的妾给睡了,家奴还把主人给杀了——整个事情荒唐绝伦。
一打听,宁国府的贾珍?
哦,那不奇怪,太正常了……他是终于把自己作死了。
贾珍身死,宁国府贾蓉掌家,实际上背地里是秦可卿,当即杖毙了几个苟且的丫鬟仆人,整个宁国府三个月不接待外客,风气顿时为之肃清,再也没有丫鬟、仆人和主子、客人们乱搞一起。
京城的纨绔子弟们因此失去了一个游耍玩乐的所在,倒是没有“只有石狮子是干净的”这种俏皮的怪话加到宁国府身上去。
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宁国府不干净,是因为贾珍这个当家的荒唐。现在宁国府风气又清正回来,自然没有那些言语。
而荣国府虽然表面看上去没有多大变化,实际上所有的主子们都有点兔死狐悲、同仇敌忾,渐渐有些排斥和赖家有关的人。
就算是贾赦、贾琏这种人物,也心中难免在想:“睡你个小妾怎么了?至于杀主子吗?”
“赖家恐怕不可信。”
贾政这种老古板更不用说,对赖家的人厌恶几乎摆在脸上。
而贾母呢,表面上对来表忠心的赖嬷嬷、赖大等人温言抚慰,说荣国府绝对善待他们,绝不疑心,赖二和贾珍的事情,也是贾珍咎由自取。
但是内心里也是长了一根刺。
赖家……原来并不是那么可靠。
他们不是贪点钱,盖个院子的问题,他们是会杀贾家的主子的!
意识到这一点,贾母就不可能再真的对赖家完全放心。
也就这几日,贾宝玉通过乡试考中举人的消息喜报,冲淡了荣宁二府的愁云。
贾宝玉才十三岁,已经中了举人,有了做官的资格。
只要他愿意去做官,现在就能动用姥爷王家、太姥爷史家、以及本家贾府的力量,去任何一个地方当一个六品到七品的官员,过两年运作一下,就可以做五品四品的朝官!
这才是荣宁二府将来荣华富贵持续的根本,是明晃晃的大靠山!
中举当日,贾政、王夫人、贾母都笑得合不拢嘴,整个荣国府人人带笑,除了赵姨娘带着贾环,不敢出来显眼;贾珠的遗孀李纨因想到贾珠,伤感之下并未带着儿子贾兰露面。
宁国府,实际执掌大权的秦可卿这一天,也是整日带着笑,哼着小曲,令贾蓉看的心惊胆颤——不会又要想什么手段惩罚我吧?我已经很听话了啊……
贾宝玉中了举后,又有一桩喜事传来,贾宝玉的大姐贾元春封了贤德妃,即将回家省亲。
荣国府又开始大操大办,建造大观园。
贾宝玉也带着丫鬟们正式搬出贾母居处,有了自己的小院。
在这小院内,他就比较放肆了,几个小丫鬟胭脂闲来无事都被他吃个遍,薛宝钗和林黛玉来找他玩,也难免遭他毒手。
再加上宁国府的秦可卿,贾宝玉每天吃胭脂吃的都快能当饭了。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荣国府里面开始传播一些缺钱的流言。有人说是王熙凤贪了,有人说是管事的赖大贪了。
如果在几月之前,这流言肯定没有任何疑问——肯定都看王熙凤。
因为赖家太受敬重,又太有权力,那些丫鬟婆子敢说他们的坏话,是真的会被整的生不如死!
而王熙凤呢,一个主子而已,说她闲话怎么了?她能抓的住人吗?
现在却又情况不同——赖二胆大包天,竟然为了女人刺杀宁国府的贾珍,整个荣国府的主子对赖家的敬重就几乎荡然无存,多有疑虑。
最近赖大的权力也屡屡受到制约、分割,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丫鬟婆子们也就不怕传这些闲话。
在王熙凤看来:“好啊,赖家果然不安分,敢编排老娘贪污!”
赖大等人也是聪明,想的是:“王熙凤要打击我们赖家,收回权利,这事关系到真金白银,也关系到赖家能否从荣国府全身而退,却是不能妥协!”
双方你来我往便争斗起来,却没怎么察觉,今日你丢一点权力,明日我丢一点权力,不知不觉这些权力都到了贾宝玉手中。
到了将近一个月后,赖嬷嬷又来找贾母哭诉的时候。
贾母客客气气接待她,然后端茶送客。
赖家和王熙凤手里面的权力已经没有多少,而不知什么时候,来旺、周瑞这些心腹,已经在贾宝玉手下丫鬟面前听从命令。
就连林黛玉都被贾宝玉安排了一个管家婆子,让她跟着操心,免得整天窝在家里自怨自艾。
贾宝玉名义上不管家,但是,家里的一举一动,银钱往来,都是从他手下丫鬟、身边亲近人手里经过。
赖家这时候,再想全须全尾地退出荣国府,已经晚了。
要么继续留下为奴,听凭主子安排,打杀了,也无处报官。
要么,就把之前搞到的财物吐出来,退出荣国府去。
赖嬷嬷和赖大等人商议一番,到底花费巨额高价脱了奴籍离开荣国府,以免被主子找借口随意打杀了。
只是这一项,荣国府的开支,又宽裕了几个月。
而王熙凤也终于寻思明白——自己原来是被那小叔子贾宝玉给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