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瑜已靠在榻上,一个媳妇正为她后背塞枕头。
苏瑜看着章嬷嬷进来,脸上挂着虚弱无力的笑,“嬷嬷,我饿了。”
章嬷嬷也托大立到榻前,嗔瞪着苏瑜,“活该饿饿你。”这外孙姑娘虽不是她见着长大,但幼时到上河县玩耍时留下的情份还在。
同来的祥哥儿媳妇抱手上前,笑道“采玉姑娘方才交待了,说是灶上煨着燕窝粥,我这就去端来。”
“少端点过来,饿狠的人吃撑伤胃。”章嬷嬷赶忙提醒一句。
祥哥儿媳妇出去张罗,苏瑜如今满脑子疑问,“嬷嬷……。”
“天大的事填了肚子再说。”章嬷嬷打断苏瑜,事情多,时间紧,都着急。
苏瑜缄声颌首,对于这个跟了外祖母一辈子的嬷嬷,她是完全学会了外祖母的处事禀性,沉稳圆滑。
祥哥儿媳妇端来燕窝粥,吹冷喂了苏瑜半碗,章嬷嬷就叫她不必再喂,苏瑜也才刚开了胃,想狠吃狠食呢。
章嬷嬷吩咐祥哥儿媳妇和同来的几个媳妇出去守着,自己坐在榻前软凳上打量苏瑜。吃了燕窝粥,虽说气色一时半会儿难以恢复,好歹恢复了丝说话的力气。
苏瑜的模样有六分像自家姑奶奶,余下的四分像姑爷,只是她得天独宠,生得比自家姑奶奶更好看些。苏家那种小门户,到底是把姑娘拘着呢,才让苏瑜失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度。
苏瑜被章嬷嬷盯得脸发臊,“嬷嬷再看,我的气色就该大好了。”
章嬷嬷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堆,“半年前姑娘到上河县给老太太拜寿,行事作派拘谨得很。姑爷结的这门亲老太太是晓得的,当时还派人打探过,得知沈家哥儿学富五车,又生得一派风流,学问才貌都占了上乘,单在品性上留有存疑,但好歹占着前两条,老太太这才没掺和此事。她一直说姑娘家在家不论怎样的娇养惯宠,嫁了人没有不受委屈的,忍忍也就过去了。乍一得知你想脱身,且不是玩笑,老太太唬了一跳,直说你是不是中了邪?又知你已着手安排,她才清楚你并非说说那么简单。老太太又说她想不到你竟是个有大主意的,只是往后日子注定艰难,问姑娘可有准备?又问姑娘此事有几分成算?可需要人帮手?”
说起来她与外祖家走动得不多,母亲从前总说她伤了外祖母的心,不敢在她跟前晃惹她老人家生气。每次她问原因,母亲总是一脸惆怅,接着一言不发。直到出嫁前那天夜里父亲醉酒到她房里,她才知道原来当年外祖母并不看好他与母亲的亲事,是母亲执意下嫁这才惹恼外祖母。外祖母嫌苏家门庭单薄,靠祖产度日,祖母更是重男轻女每每与母亲为难。母亲过逝后祖母迫不及待为父亲填房,为的就是给苏家开枝散叶,偏偏父亲不争气,一连又生两个闺女,惹得祖母对他们大房极为不喜。
可就算如此,外祖母也没少帮衬苏家,她给母亲准备的八十抬嫁妆就是证据。而母亲一直坚信父亲是个有出息的,她把嫁妆全留给了自己,到死也没动那嫁妆分毫。
屋里是外祖母最亲近的人,屋外守着自己人,苏瑜便放心的把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往后日子是艰难,但肯定好过待在沈家。沈重霖说是娶平妻,背地里肯定和姜氏算计好要将我扫地出门,现在还留我在沈家,为的不过是他沈家的颜面罢了。”
章嬷嬷倒吸了口凉气,“当初老太太大抵能猜到苏大老爷因何选这门亲事,只是他看准了沈家哥儿的才貌,人的品性确是失策。大有尚未回来,用不用我派人去县上找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