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算是敲定好了,摆在面前的还有一个难题。
那就是渡海!
渡海其实不难,以大唐现有造船技术完全可行。
但要一次性带着大量的人和物渡海,需要的船就很大。
这种大船,就算是沿海的百姓也没造过。
他们平常用的捕鱼船,也没这么大。
一时间,渡海的问题把几人困扰住了。
倭奴国虽然有人渡海来到大唐,但他们的造船技术也只能造小船。
所以说他们的经验没有丝毫可以学习的地方,最主要还是靠沿海居民想办法。
但事情一拖就是十天,李治有些焦急了。
招来李泰和白凤商议,“皇兄,白凤兄,如今渡不了海,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皇弟,大唐应该不缺大船啊,这些船难道不能用来渡海?”
李泰对地理方面的事情很是了解,但完全不了解海上要用的船。
虽然李治起初也不了解,为什么这么多大船,但是沿海百姓都不建议他们用这些船来渡海。
细细了解后才知道,这些船经不起海上的风浪。
虽然可以在平静的大江或者湖里河里行驶,但进入海面后。
不遇到风浪还好,要是遇到风浪了根本经不住折腾。
还有就是,这种船行驶起来很慢。
如果采用这种船的话,那么就必须用一条船,专门来运送物资。
而且海上还没有补给,所以说沿海百姓才不建议使用这种船。
听到这,李泰才明白过来。
谁都不敢保证海上是一直风平浪静,所以李泰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他还要上船一同出访倭奴国,那还是再等等吧。
这时,白凤开口询问,“殿下,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不重金悬赏呢,肯定会有能工巧匠。”
“这个办法我早就试了,但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果,要不然咱们就用小船,过了东海。”
“此事万万不可!”白凤赶紧阻止,“殿下,大唐天威,要是用小船可就太儿戏了。”
要是用小船的话,虽然数量多,但是给倭奴国带来不了任何的威慑力。
要用就用大船,那种一看就能让人窒息的压迫感的大船。
让倭奴人明白技术的差距,才会老老实实签订友好通商协议,让大唐倾销,交出白银。
李治当然也明白,“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这样等下去何时才是个头。”
白凤沉默了,自己前世只是大厨,对船也是一窍不通。
要是自己有办法造出先进的船来,大唐早就打通了海上战略路线了。
就在几人纠结之时,门外突然又侍卫传报。
“殿下,门外有一个造船人求见。”
听到造船人,众人是眼前一亮。
李治看了两人一眼,然后兴奋地让侍卫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穿着褴褛的造船人走了进来。
看到在场的三人有些紧张,也不知道谁是谁。
胡乱一同行礼后,李治让他坐下。
“你叫什么名字?”
造船人看了一眼李治,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