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加考一场(2 / 2)

随着小吏解说,这次的加考,主要是少许文化功底,一部分数算题目,一部分阅读分析,以及一篇八百字到一千字的文章,就宣布解散。

八百到一千字的文章,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少了。好在小吏宣布,句读也算一个字,考生们才稍微松了口气。当然,心里也清楚,如果句读太多,估计也会被扣分。

如果有人胆敢把全篇文章都写上句读,或者句读占据60%以上,那么会被直接取消参考资格。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那么大胆吧?

“州平,看来这北汉皇帝,要逐渐废除经义啊……”离开的时候,几个士子凑成一堆,都是来自水镜书院的学子。

最初说是来看看世面,看看他们的学识怎么样。也没打算过来出仕,考完就回去。

后来听小吏说,如果考中之后不出仕,那么以后都会取消出仕资格。这个时候,有些人,心思难免开始活络起来。

说到底就是要不要赌,赌大汉(南汉)能够称霸,又或者,目前还有哪个势力有潜力。

只要这个势力,最终击败北汉,那么刘韬的禁令对他们来说就一点用处都没有。

反过来,如果不行,那么最好早做打算。那个宣布规则的小吏也说了,北汉以后不管征服哪里,地方原本的官员一概不会再用,想要出仕只能考科举。

同时,考科举还有年龄限制,四十岁以后就不能参加科举。

这些来自各地的士人,多少有些不明白,北汉那么缺人,为什么还要对科考要求那么严格。同时对于北汉意外的士人,如此苛刻。

但看到周围那么多的考生之后,大家心里大概明白了。只要北汉继续推广教育,再加上什么县学,郡学这些建立起来,以后参加科考的考生不会少。

现阶段窘迫,是因为推广的范围,以及入学的人数还少。以后人数多了,那么空余的官位,都还不够北汉本地的考生占的,怎么会便宜其他几国的考生?

“不是看来,而是他的确有这个打算。”表字州平的考生回道,“毕竟大多考生来自普通家庭,他们没有那么多书可以看。所以考试内容,越直白对他们越有利。”

经学什么的肯定不会废除,只是会节选和简化到考试内容里面,文明底蕴可不能丢。

为此,以后还要编撰专门的教材。比如语文,比如数学这些,再加上一个道德教育,郡学改成政治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算没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至少对这些事情,也能耳濡目染,张口就来。

至于纯粹的经学,以后就是学术圈的玩意。基础的教育大家都一样,在这个基础上,各家随便教导弟子,出仕之后,把自己的学术融入到治政之中。

毕竟基础放在那里,于是在逐渐在实践中,保其精华去其糟粕,学术只会变得更成熟。

或许,这也算是百家争鸣,在新时代的另外一种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