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惶恐弥漫 双壁相会(2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232 字 2023-10-15

是至少!

因为早在南征之战前,陈仓城就是魏军的粮草转运基地,城内的精兵不少。

别看现在那上万魏军精锐,吓得躲在城中不敢出来,可这是十万汉军在城外的缘故。

一旦糜旸率大军离开陈仓城,那么得知消息的郝昭,是一定会率军出城攻打糜旸后路的。

汉军虽在陈仓城外建有营寨,可营寨毕竟不是城池,没有护城河与城墙的保护。

若己方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营寨的话,那么营寨建造的再好,哪怕将整个陈仓城围起来,汉军也是守不住的。

况且那时候,诸葛亮统率的汉军就会成为防守的一方。

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他们占据着战争主动权,可以集中力量以点破面。

但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他们只能处处布防,否则稍有不慎,糜旸的后路就会被陈仓城内的魏军突破成马蜂窝。

在这些艰难的情况下,糜旸留给诸葛亮的兵马太少了,且很危险。

只是不是糜旸不想多给诸葛亮兵马,是当下的汉军抽不出太多兵力给诸葛亮。

别看汉军现在有十万之众声势浩大,但十万汉军中有一万是轻骑军,这是无法用来攻打长安城的。

除去那一万轻骑兵外,还有一万兵士是凉州各世家豪族投诚献上的士卒,这一万兵士且不说战斗力如何,就是忠心程度也并非很稳固。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攻打长安战役中,糜旸实际上能动用的汉军只有八万左右。

而曹真手中有着将近五万的魏军,他守备的还是长安这样一座坚城。

八万汉军围攻有着数万魏军驻守的长安城,这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

况且曹真也不可能让糜旸一路毫无损失的直抵长安城下。

郿县、五丈原、槐里这处处兵家必争之地,都是糜旸要攻克的地方。

介于这种种情况,糜旸只觉得十万汉军太少,他也实在分不出太多兵马给诸葛亮。

糜旸在说完要留下五千汉军给诸葛亮后,他见诸葛亮没有立即回应,他以为诸葛亮是嫌兵少太少。

所以他又开口说道:“不然旸留下一万兵士给恩师?”

这时候糜旸不再称呼诸葛亮为丞相,相比于丞相的称呼,恩师的称呼显得更加亲密。

糜旸开始打感情牌了。

不是他扒皮,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啦!

看见糜旸这一副“小气”的样子,诸葛亮觉得颇有有趣。

眼下的糜旸不应该称为大将军,应该成为“小”将军才是!

诸葛亮沉吟一番后,对着糜旸言道:

“五千足矣。”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既惊且喜。

迎着糜旸惊喜的目光,诸葛亮淡淡说道:

“若你能留在后方兵马甚众,你又何必请陛下召吾?”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讪笑了一声。

之所以糜旸会认为守备后路一事非诸葛亮不可,除去他十分敬仰诸葛亮的能力之外,还因为他早就预想到,他不可能给后方留下太多兵马。

不然要是糜旸能留下数万大军守备后路,他直接将这重任交给赵云就好了,又何必千里迢迢摇诸葛亮来助阵呢?

诸葛亮是非常人,也唯有他可行非常之事。

在商议好留下给诸葛亮的兵马后,糜旸便打算要尽快安排大军前往郿县一事。

可在这时候,诸葛亮却出言提醒糜旸道:

“伱尚有一点疏漏。”

诸葛亮的话语中有着教诲的意味。

既然糜旸称呼他为师,那他自然要承担起教导糜旸的责任。

诸葛亮的话,也让糜旸吃了一惊。

他不觉自己还有哪点疏漏,只是糜旸知道诸葛亮不是会妄言的人。

面对诸葛亮的教诲糜旸不敢怠慢。

他连忙躬身问诸葛亮道:

“请恩师教我。”

在糜旸的求教下,诸葛亮对着糜旸言道:

“方才在吾进来时,吾发现有许多大臣的眼神中有着不安。

因何不安,以你聪慧自然能猜得出。

诸多大臣中有许多是统兵将校,他们心中的不安势必会影响到兵士的军心。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若将吏相疑,士卒不愿,忠谋生二,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

对于这一点你不可不早做打算。”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警惕起来。

一旦他下达全军前往郿县的军令,那么正如诸葛亮所说,军心肯定会有所浮动。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绕开陈仓直接前往郿县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汉军当下虽士气高昂,但不能认为他们人人都如赵云一般浑身是胆。

甚至别说普通士卒,一众将校中有赵云那般胆量的,又有几人呢?

而要是没有赵云那般的胆气,那么即使糜旸能用军令让汉军前往郿县,可汉军定然会因为心中的不安而影响到士气。

这对糜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同心同德,方能百战百胜!

在诸葛亮的提醒之下,糜旸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只是凝重的脸色并未持续多久,就在糜旸的脸上消失。

糜旸想出办法,来化解这个隐患了。

诸葛亮一直注视着糜旸脸色的变化,其实他能想到这一点,心中也早就有了解决方案。

他方才不说,就是想看看糜旸是否能自己解决这个隐患。

现在诸葛亮在看到糜旸已经有所得后,他心中满意的同时又伸手止住了糜旸张嘴的冲动。

“你有一计,吾亦有一计。

既然如此,不如你我各将心中计策写于掌心之上,然后同时展示给对方,看看谁的计策更胜一筹?”

诸葛亮的话让糜旸浮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尊师有命,弟子何敢不从?”

他连忙取来两支毛笔,将其中一支交到诸葛亮手中。

随后手中各有毛笔的两人,都转过身背对着在自己的掌心上书写起来。

不久之后,各自将心中计策写在掌心上的师徒二人,就又转过身来面对着彼此。

心有灵犀之下,诸葛亮与糜旸同时向对方展示了自己的掌心。

而在诸葛亮与糜旸看到对方掌心上的内容后,两人先是齐齐一愣,随后便不由得同时大笑起来。

师徒二人各自想出的计策没有高低之分,因为师徒二人想的计策竟是一模一样的。

这一幕是诸葛亮与糜旸事先没有料到的,可这却让他们显得很开心。

诸葛亮与糜旸爽朗的笑声顺着帐帘,飘荡到帐外守卫的丁封耳中。

在听到这二位大佬的大笑声后,丁封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不自觉地为魏军默哀起来。

卧龙与白鹿,是当下大汉帝国的双壁。

双壁相合,魏军必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