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2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123 字 2023-05-05

可诸葛亮的内心不如他的表面那般平静,在得知大汉正渐渐步入一个危局之时,公忠体国的诸葛亮又怎么会不感到担忧呢?

或许在马良等人心中,他们在退去之时心中会想着,若当初不对益州世家逼迫太甚,那么大汉也不会面临如今的危局。

马良等人的想法算不上错,却绝对不是诸葛亮的想法。

哪怕时光倒流,诸葛亮预料到今日发生的一切,他也不会后悔当初所作的选择。

当为则为,这便是诸葛亮的人生信条之一。

也许世事便是如此,往往不能按照人的设想一般稳步发展,也往往会因为人的选择发生巨大的转变。

但那又如何?

从情势上来看,目前的天时并不在大汉这一边,可诸葛亮心中却并无半分动摇。

天时不惠顾大汉,那他便人定胜天!

而这样的事,他又不是第一次做了。

诸葛亮手中的朱笔再次翻转起来,可与方才不同的是,他现在的落笔显得更有气势。

随着诸葛亮的笔尖翻动,一个个鲜红的“斩”字,犹如活过来的一条条青龙一般,在诸葛亮沉稳的目光中不断翻动。

这一刻诸葛亮的脑海中,好似响起了金戈铁马之声。

若君主有恙,国家有难,当如何?

唯卧龙不卧而已。

自刘备染病不理政事之后,诸葛亮便以辅政的名义执掌着整个大汉朝堂。

当然名义上诸葛亮只是辅政大臣,在他头上还有个监国太子压着。

只是任何人都知道,监国太子刘禅,也仅仅是个名义而已。

所以当诸葛亮要召开朝会的命令传遍成都后,第二日一早众多大臣便已经自发的齐集在大殿中,等候着朝会的召开。

相比于上一次大朝会,今日参加朝会的大臣少了很多。

而那些大臣去哪里了,在座的人都心照不宣。

得幸亏大汉的官制与后世不同,故而哪怕少了许多大臣,但却不会太过影响朝廷的正常运作。

在太子刘禅还未到来前,在座的大臣都不时的用眼神悄悄打量着坐于诸臣之首的诸葛亮。

就算今日召开朝会的主人不同,但朝会的性质不会改变。

朝会的召开,代表着有影响国运的事需要商讨决断。

正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许多不知内情的大臣,心中都在暗暗揣度着诸葛亮召开朝会的目的。

是又要大开杀戒了吗?

殿内唯有马良等寥寥知道内情的几人,用着担忧的眼色关注着诸葛亮。

可不管旁人用着什么样的眼神打量着自己,诸葛亮却一直镇定的跪坐在自己的坐席上。

他那副沉稳如山的气质,令马良等人觉得,好似昨天收到的那紧急军情是假的一般。

诸位大臣没有等待多久,在一阵礼乐响起之后,监国太子刘禅来到了大殿之中。

当刘禅坐在专属于他的位子上后,殿内的诸位大臣纷纷起身向着刘禅行礼参拜。

第一次参加大朝会的刘禅很明显经验不足。

在众多大臣对着他异口同声的参拜之时,刘禅稚嫩的脸上浮现了几分慌乱之色。

以往他只是养在深宫之中,又哪曾见过这样的阵仗。

只是脸上的慌乱,在刘禅看到诸葛亮的那一刻,渐渐地消散而去。

相父在,就好。

有着这层寄托的刘禅,最终并没有出丑,他彷照着印象中所学的礼仪,让众臣平身入座。

而当众臣再次入座后,尚书令马良手持一封军报,走到大殿正中将其中的内容给宣读出来。

这封军报,正是昨日从梁州送来的那封。

所以当马良宣读完军报中的内容之后,整座大殿马上陷入一片哗然之中。

这片哗然虽不大,但却依然显得有些喧闹。

大殿之中并不都是马良这样的贤才,他们不能像马良等人一般顷刻间分析出敌我利弊,分析出当今的情势对大汉有多不利。

但他们只要知道一点就好——魏军即将大举进攻梁州。

在得知这一点之后,群臣陷入哗然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诚然在过去的时日,汉军多次取得对逆魏作战的胜利,但逆魏的体量依然摆在那里,强大的国力优势,让他依然是天下第一强国。

面对天下第一强国的大举进犯,没有人会感到轻松。

只不过众人想到糜旸还在梁州,心中便多了几分安定。

就在有大臣出来要向刘禅进言,紧急调拨大量钱粮、兵力前去支援梁州之际,诸葛亮却率先一步止住众人的哗然,然后他对着刘禅与众臣继续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南中不日将反。”

或许本来大殿中还只是有着哗然,可是当诸葛亮说出这个消息之后,大殿中不是哗然,而是顷刻间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北有强敌进犯,南有异族作乱,南北共同受敌,这样的消息哪一位大臣能保持镇定?

特别是刘禅。

本来他听到逆魏要进攻梁州就已经感觉头大,现在又听到南中要反叛,他那本就混乱的脑袋,瞬间陷入宕机之中。

一种比诸臣更加慌乱的情绪浮现在刘禅的脸上。

他急的几乎就要从宝座上起身。

在一阵阵强烈的慌乱之中,还是有几名反应迅速的大臣起身向刘禅进言,让刘禅赶忙调回糜旸平定南中。

相比于魏军的不知何时行动,南中可是就在益州,救火当然先救近的。

可是还未等这种建议占据主流,便有不少大臣否决了这个建议——调回糜旸,梁州谁来守?

难不成还要调回张飞,那荆州又谁来守?

在这层顾虑之下,许多大臣又陷入六神无主的境地中。

当然还是有一些大臣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那便是让刘禅派出使者安抚南中,然后再调集军力协助糜旸守备梁州。

只是这种建议却又被其他的大臣反驳,在有人建议有人反驳的情况下,大汉的朝堂的慌乱愈发严重。

就在这时候,诸葛亮先举手以自身的威望镇压住大殿的慌乱,然后他来到刘禅的身前一拜言道:

“梁州牧不可回,南中不可抚。

臣愿亲自领军征讨南中!”

诸葛亮的声音洪亮而有力,犹如清亮的龙吟。

只是他的这个进言,却让满殿大臣都用惊讶的眼神看向他。

丞相亲征,这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