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治中直谏 镇北兴奋(1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066 字 2023-03-24

听到吕乂说魏延可用,在场的人脸上都流露出诧异之色。阑

今夜能被糜旸留下来的,都是他的心腹。

在留下的十数人当中,魏延并不在其中。

糜旸的这一举动,足以说明他对魏延并不是完全信任。

可吕乂却在明知这点的情况下,还说出「魏延可用」这四个字,这无疑是令人感到诧异的。

只是相比于众人的诧异,糜旸在听完吕乂的建议之后,脸上浮现思索之色,他示意让吕乂继续说下去。

得到糜旸的示意之后,吕乂拱手对着糜旸及在座的一众同僚言道

「君侯威震天下足以震慑宵小,但君侯需要坐镇南郑不能亲临大营。阑

所以为保证万无一失,君侯应该派遣一位大将替君侯坐镇城外大营。

这样一来,城内有君侯坐镇统筹中枢,城外有大将安抚军心,纵有宵小想作乱,也定然无从下手。」

吕乂的意思是要想防止兵乱,本来最好的办法是糜旸亲自坐镇大营,但是糜旸身为梁州牧,最好不要离开南郑。

所以这时候糜旸就需要做二手准备。

明白吕乂的意思后,众人纷纷点头。

要想完全防止有兵乱发生,吕乂的这个对策的确是上佳之计。

只是。阑

法邈在听完吕乂的建言后,他马上将内心中的疑虑说出「季阳所言自是有理。然现在君侯麾下良将不少,又何必非要用魏延这桀骜不驯的人呢?

野马本就难驯,若一旦让他脱缰,后患恐也是无穷。」

当初法邈在南郑时,可是见过不少次魏延倨傲的样子,很明显在魏延过往的作为下,法邈对于魏延是心有顾虑的。

在这一点上,法邈与朝野大多数官员的看法一致。

况且正如法邈所说的那般,现在糜旸麾下的良将不少,在他看来没必要非要用魏延。

法邈心中的顾虑,亦是在场大部分人心中所担忧的,在法邈说完后,在场的许多人都不由自主地点起头来。

不过吕乂既然敢出来进此番言论,那肯定是有着他的理由的。阑

只见吕乂继续言道「承渊、伯岐、士载等俱是一时良将。

然我等所忧虑者,乃是原属汉中的数万大军有所祸结发生,在这数万大军中,承渊等将并未有显着威望。

而相比于承渊诸将,魏延曾在汉中担任数年都督,在往年他就以善养士卒得到陛下夸奖过。

所以在那数万大军中,魏延的恩威是不会比吴懿低的。

有这样的恩威在,魏延才能替君侯看好那数万大军不致生乱。

再者目前在梁州诸将中,除去君侯与吴懿外,就是魏延军职最高,用他暂时统管那数万大军,亦是合情合理之事。」

说完以上的理由之后,吕乂又接着说道阑

「文殊所言亦是有理,然正如文殊所说魏延乃是孤傲之人,以他之性格或可与吴懿共事,但绝对不会与吴懿有所勾结。

魏延对君侯并非忠心,然只要他不与吴懿勾结,那么将那数万大军暂时放在他手中便是安全的。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说的有道理,那自然不会再有人对此有所疑虑。

见诸位同僚都没有疑虑后,吕乂上前一步继续劝说糜旸道阑

「毁谤与赞誉,肯定与否定本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纵算是明主在做出判断时,也往往会因为世人的议论而出现错误,一出错,就可能会引起不好的效果。

魏延虽名声不佳,然现在正是君侯起用他稳定梁州的时机。

还希望君侯不要因为个人的喜恶,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听完吕乂的这番进言后,糜旸的脸色微变。

吕乂这话说得,好像自己不采纳他的进言就是做错了一般。

可接下来糜旸转念一想,这不才是吕乂的性格吗?阑

为政简明,清明能干,但有时候却显得不够圆滑。

糜旸不是昏庸的人,吕乂方才说得话是很有道理的,再加上他不正是看重吕乂的如此为人,才让他担任梁州治中一职吗?

有这样的臣子,他应该感到开心才是。

看着站在他身前的吕乂,糜旸脸上流露出笑意言道「季阳言之有理。

既如此,那这件事就依季阳的意思去办。」

见糜旸答应了他的进言,吕乂赶忙对着糜旸一拜,「君侯英明。」

在吕乂对着糜旸一拜后,糜旸见天色已经很晚了,并且先期的事情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他便让在场的一众心腹臣子先行退下歇息。阑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见四下无人,糜旸从怀中掏出那块吴懿上交的虎符。

看着手中闪耀着寒光的虎符,糜旸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些冷色。

今日关嫣曾问过他,为何要这么快收缴吴懿的兵权。

在关嫣的询问之下,糜旸将缘由大多都告诉了关嫣,但是有一点他却放在心中没说。

虽然糜旸一直担任的外职,但由于成都中有糜竺与糜芳在,所以他对成都中的许多事都很了解。

从糜芳不久前送来的密信中,糜旸知道了近一年来,成都皇宫中的那尊本来就像是凋塑的皇后殿下,变得越来越活跃起来。

特别是在照料阿斗的起居方面,那位皇后殿下可谓是无微不至,亲力亲为。阑

她的种种举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在刻意的与阿斗培养私人感情。

而她突然如此做的缘由,联系两汉以来的政治传统,就不难猜出了。

历史上吴氏一族在季汉的朝野中,从表面上来说显得颇为安分。

只是在今世中,大汉的势力与历史上的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这点巨大的差异,许多野心家、政治家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

糜旸理解吴懿兄妹的想法,将家族发扬光大是当世每个人的执念。

只是他理解,不代表他会默认。

他愿意奉刘备为主,那是因为刘备对他恩重如山,犹如亲父。阑

他愿意奉诸葛亮为师,那是因为诸葛亮对他悉心教导,毫无藏私。

可是吴懿、吴班算什么?

大汉有今日,他们付出什么了吗?

想坐享其成,糜旸可不会那么轻易让他们如愿。

今日他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收缴吴懿的兵权,便是给他的一个警告。

若吴懿还是不懂得收敛,有什么妄想的话,糜旸不介意在来日用事实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