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柔佛的地盘不大,但和大明的地盘接壤。而新山又是大明在马来半岛的桥头堡,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一旦开战,新山就极容易遭到战火洗礼。
这对新山镇的安全形势,极为不利。也对大明在马六甲海峡的绝对优势,造成冲击。甚至对大明在南洋的战略环境,造成削弱。
所以南峰,正为此发愁。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英国,赶出柔佛。保证新山镇的安全,保证马六甲海峡的绝对畅通。
但南峰之前,为婆罗洲的事,心有顾忌。所以一直犹豫着,没有发兵。这也是避免双线作战,以防大明消耗不起。不过现在婆罗洲的战事已毕,倒是可以大动手脚了。
便允许驻守明柔边境的人民军,进入柔佛。只是对外宣传,是替大王子收服国土。虽说实质上,还是双方在打。但从官方层面,避开了和英国的直接军事冲突。
日后协商谈判时,也给彼此,留了个退路。
虽说不久之后,双方还是会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但到底不是现在。且越是这关键时刻,越要注意防范。免得阴沟里翻船,出了岔子。
早就迫不及待等着出兵的柔佛大王子,立即喜出望外。但他的高兴,持续不了多久。因为大明替他收服柔佛后,并没想,再让他继位。往深处说,是不想柔佛继续存在。
所以大概率的结果是,柔佛会并入新山,成为它的一部分。毕竟大明从不做赔本的买卖,出兵了,岂能不拿点好处回来。而且大明的胃口向来大,一般的东西也满足不了。
便只能吞·并丹丸之地的柔佛,当作出兵的补偿罢了。
且柔佛和英国控制的马来殖民地接壤,拿下它,可以让大明将兵锋,抵在马来殖民地的脖子上。若是开战,也能第一时间,攻入马来殖民地。
不说完全占领它,就是将战线局限在马来殖民地,就是一个比较让大明满意的结果了。因为战争意味着破坏,那绵延的战火,也会烧尽所有物质财富。
大明可不想看到新山镇,被烧得只剩残垣断壁。因此将战火控制在马来殖民地,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于是得到命令的人民军,立即跨过明柔边境。立了大功的刘多福,听到军队开拔的消息,也是喜得像猴子似的。自立了战功,快速升迁后,他就尝到了甜头。天天都盼着,能日·日有仗打。
驻守在边境时,还经常跑到对面印度兵的军营遛弯。
就是想挑衅他们,好引发战事。
可惜那印度兵,得到英国军官的命令。表现得极为克制!
对人民军的挑·衅,只用口头警告。而武力上,却不表露半分。即使双方面对面,也没有发生任何身体接触。
刘多福也碍着杨感明的警告,不敢做出更多的挑·衅。便无趣的退回大明境内。
现在好了,千盼万盼,终是得到了一纸军令。那在战场上,又可以尽力杀敌,尽情的建功立业了。
一想到肩膀上挂满金豆豆,他就笑得合不拢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