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刘卫国和张啸,会生出别样的情怀。
当第一支小木舟登上陆地,刘卫国和张啸紧绷的心,也瞬时松了下来。毕竟早点靠岸,存活的希望,也会增大一分。他们也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优秀的大明士兵,死在毫无意义的炮火下。
最后变成冰冷的尸·体,埋入地下。
且大明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
不刻意追求军队的数量,但非常要求军队的质量。
而这就关系到每个士兵的素质!
所以在入伍时,国防部的资质审查才会那么严。入伍后,也培养得非常用心。
不说花的时间和精力,就说吃的粮食。每天三顿,从来都是干的。那肉食,更是顿顿不断。以致大明都有传言,人民军吃得比总统府还好。
很多被迫退伍的士兵,就极舍不得离开军队。毕竟那么好的伙食供应,只有大明一家了。
因此战场上要是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好在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陆战士兵,登上港口。然后九人一组,向炮塔靠近。为了增加陆战士兵的火力,张啸还将海军半成的手榴弹,配给陆战部队。
这手榴弹,不仅体积小,质量小,制作也比较简单。
主要由弹·体、装药、引信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弹体用于填装炸药,有些手榴弹的弹体,还可以生成破片。装药的类型,则决定了手榴弹的用途。
至于引信,则是引爆或点燃装药的一种机械或化学装置。
规格上,常用手榴弹的弹径一般在50mm左右,全弹长为100mm。全弹质量为300-600g,也有例外的,仅有120g。
它的结构也很简单,造价也相对低廉。再加上操作简易,使用方便,就被大明生产了出来。
其实纵观手榴弹的历史,会发现它出现的时间不迟。最初由中国人发明,只是没得到广泛应用。
后来到了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这才让它进入人们的视线。
再慢慢发展到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专用手榴弹。并把专门训练使用过手榴弹的士兵,称为掷弹兵。
负责攻占港口,摧毁炮塔的陆战小分队,就特别训练过。所以使用起来,也是顺溜得很。
如今大明制造的手榴弹,则是一战时期,德国木柄手榴弹的翻版。只是在某些方面,做了改进。比如发火方式,增加了方向碰炸机构,应用在手榴弹的引信上。还将空心装药机构,用于手榴弹战斗部。
这样加强版手榴弹,爆发出的威力,也是非常喜人的!
(感谢黄薯、秦汉唐明、静静的书呆的推荐票,今天是光棍节,祝你们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