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锅端的新政(2 / 2)

明末之天降神兵 面包果 1809 字 11个月前

当时的信王朱由检?首先他没有能力搞自己父亲,他还小,并且,他和朱由校从小因为父亲不受皇爷爷待见而相依为命,感情很深,这一点从朱由校临死把江山交给这个弟弟就可以看出来,还有被封信王后必然被内廷锦衣卫等,包括百官严密“关照”,没那个能力不露声色插手内廷,再从后来朱由检继位时严防太监宫女,也可以看出他不信任内廷。

其次他继位后的表现,急性子,多疑,盲目信任,不了解下层实情,充分说明朱由检不是个搞阴谋的人,更像是个恨铁不成钢的愤青。

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崇祯自杀时,以发覆面,自言失去江山将无颜面见祖宗就可以看出,他很看重列祖列宗,重情重义的人是绝做不出弑兄谋逆之事的。

各路勋贵军阀?勋贵和军阀地位已经很高,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险自己作死,有明一朝特务组织比任何朝代猖獗,外臣一举一动都在东厂锦衣卫的监视下,要想做这些惊天大案比登天还难,是没有机会的一群猪。

魏忠贤?朱常洛继位时,魏忠贤还是个小角色,轮不到说话,而天启皇帝又极度信任他,作为一个智商高的人,不会不知道有主才有仆的道理,别看他外面作威作福,没有天启皇帝他魏忠贤就是一坨屎,所以魏忠贤对天启的忠心是没有异议的,且天启落水时他也在水中,是他和另一个太监托举着皇帝上岸的,如果说谁最希望天启长生不老,那必然是魏忠贤了。

看来看去好象没有人会冒巨大风险谋逆啊,那么究竟是谁让朱常洛父子非正常死亡呢?

高师成看来,大家都遗忘了福王朱常洵一家,朱常洵母亲郑贵妃受神宗皇帝宠爱,在后宫拥有极大势力,要不是当年百官拼死阻止万历皇帝废长立幼,现在的福王朱常洵就该是大明的皇帝了,利益最大,而且明末的红丸案廷击案等几个大案都与福王一系千丝万缕,当然福王朱常洵本人长在妇人手,从小娇生惯养,根本没有这个智商和能力做如此大事,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只有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只有她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手段搞定这一切!

郑贵妃仗着万历的宠信,事实上掌管着后宫,明末那几个案子背后都有郑贵妃的影子,万历本来亲口答应她,让自己儿子朱常洵做太子,但被百官劝止,内心肯定不服,至于怎么敢下手的,高师成认为她是受了万历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的启发,明末宫廷这个破天荒的宫女谋杀皇帝的大案,虽然未遂,可肯定给朝廷上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正直无私的官员看到的自然是大逆不道,当然会有一小部分人看到了某种突破性的希望,而郑贵妃就是那种爱耍手腕的聪明人。

自己儿子与皇位擦肩而过,心里不平衡,看不上眼的朱常洛上位,罢矿监,税监,宫里的利益受损,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于是收买也好,要挟也好,总之买通了太医院,没病当有病,小病大治,史载太医院太监崔文升进“通利药”,实则就是大黄泻药,迅速搞死了朱常洛。

可惜百官并未推举福王继位,而是直接抢了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做皇帝,让郑贵妃如意算盘落空,朱由校十六岁继位,爱饮什么仙露饮,这就给内廷太医院有了下手的机会,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没被王恭厂大爆炸炸死,那就毒死吧。

福王还是没有得到机会,朱由检上位了,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没有招到毒手呢?很简单,朱由检上来就整顿清洗了内廷,连魏忠贤都杀了,极大地减少了内廷作案的可能性,接着就是郑贵妃终于忧患成疾,朱由检继位三年后就一命归西了。

这些都是高师成按现代逻辑推理出来的,野史正史夹杂其中,与崇祯这个好基友平时交谈中一点一滴透露出来的想法,听在朱由检耳中,则真当回事了,竟然下旨剥夺了郑贵妃的谥号,如果不是因为怕皇室丑闻曝光,崇祯真想刨了郑贵妃的坟。

现在崇祯对紫禁城是更反感了,他觉得自己住在那里毫无安全感,只有皇庄这儿最让人放心,神兵卫这环境,没有城墙比有城墙的皇城更安心,一向睡眠不好的崇祯只有在这里,才能一觉睡到自然醒,减少了朝廷烦务,多了和神兵的交往,自然对现代理念有了许多认同,反思自己这么多年劳心劳力,却把局势搞得如此糜烂,一方面固然是官僚集团腐败,一方面也是自己浮于表面,完全不知道下情所致,宫廷内勾心斗角,父亲长兄死得不明不白,要不是高师成提点,恐怕自己到死都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