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孙策至江都(2 / 2)

或许孙坚当初在广陵任盐渎县丞时和同郡的张纮有交情,又或许孙策早年在结交江淮名流的时候和张纮有过交集。</p>

这不重要。</p>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重要的是,孙策觉得现在能帮自己的只有张纮了。</p>

彼时,张纮和孙策一样都在孝期,只是孙策服父丧,张纮母丧在身,正在江都守孝。</p>

父丧在身的孙策连丧期都不服满就来找张纮,张纮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孙策找自己绝没什么好事。</p>

因此,孙策数次拜访张纮,张纮都拒绝了。</p>

站在张纮的角度,孙策拜访自己,无外乎复仇和家族出路。</p>

他的仇人往近了说是江夏黄祖,荆州庞然大物,往远了说是山阳刘表,现任荆州牧,孙策是什么?一个十八周岁的、无官、无兵、又无人追随的年轻人,他有什么资本去复仇?</p>

至于家族出路,一个十八周岁的、无官、无兵、又无人追随的年轻人,凭什么找到家族出路?</p>

盛世或许还有点机会,可现在是乱世,乱世拼的是拳头!</p>

就算伱孙策很能打有什么用?</p>

你再能打,打得过一百人吗?打得过一千人、一万人?</p>

闹呢?!</p>

就你现在这样,谁能看好?</p>

因此,张纮秉持着既不得罪也不交好的态度,表现得偏向冷淡。</p>

只是,在最后一次拜访中,事情发生了变化。</p>

张纮还是老样子,孙策看着闭目养神的张纮,剖白自己心计,诚恳地说道:“当今天下,大汉国祚有中断的迹象,各地英雄豪杰纷纷聚拢军队谋求私利,即使是河间王也不例外,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扶助危局、平定祸乱。”</p>

“只有先父和袁氏一起,共同击破了逆贼董卓,而河间王小人行径,乘先父疲惫,率军偷袭,窃取讨董果实,狼子野心,其心昭昭!”</p>

“先父不曾因战败而气馁,只可惜功业未遂就被江夏黄祖杀害!”</p>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解读,但都有一共同点——都是对自己有利的!</p>

孙策的意思很简单,我富春孙氏,我父亲孙坚,都是大汉忠臣。而诸侯,尤其是河间王刘寒,私心甚重!</p>

我父亲虽死,但也是为大汉战死的!</p>

张纮对此不做评价,孙策这些话,半真半假,听听就好,河间王下的棋太大,他看不懂。</p>

但有一点,张纮是一个对大汉有着深厚感情的士大夫,忠汉情节占据这他们内心的主要位置,张纮没有送客,也是看在孙策对大汉仅有的这份“忠心”上。</p>

孙策见张纮依然老神定坐,但表情有所缓和,便知道自己打动他的方向是对的,赶忙拿出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规划:“我孙策尽管糊涂又年幼,但我私下也有属于自己的志向!”</p>

“我准备先去扬州牧袁术那里求取先父还余下的部队,然后去丹阳投靠舅舅吴景,接着收拢流民和散卒,向东进据吴郡和会稽郡,站住脚跟后,便向西进攻荆州,找刘表、黄祖报仇雪恨!”</p>

“最终,占据江东之地,为朝廷外番武将,您以为这个计划如何?”</p>

十八岁的孙策,能在如此纷乱的局势中找到一条出路可以说是相当不易,而且还是想着在帝国东南称霸。</p>

乱世,走错一步就有可能丧命。</p>

孙策的计划只有个大纲,大体分成五步:</p>

第一,找袁术要兵。</p>

第二,投舅舅吴景。</p>

第三,收兵据吴会。</p>

第四,攻荆州报仇。</p>

第五,成朝廷外藩。</p>

孙策什么打算,张纮当然知道,前几个不算什么,主要是最后一个,成朝廷外藩,若大汉再兴,你孙策愿意无条件内附吗?</p>

张纮不想回应孙策,因为一旦回应,便意味着自己将会和孙策未来脱不开关系,所以,张纮婉拒道:“我素来腹中空空,才能低下,而且正在丧期之中,你的策略如此完备,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