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清点部众</p>
秣陵城被攻克不足三日,丹阳郡北方最后一个县句容县长吏也弃城邑而走。</p>
秣陵县才是刘繇布置的重点防线,驻扎重兵四千余人,秣陵县都投降了,没有驻军的句容县自然更无法坚守。</p>
而刘繇也有心将散落各县的军队集结起来,因为孙策拿下了丹阳全郡,下一步势必要向东进攻曲阿。</p>
句容、曲阿, 疆域相连。决定江东归属的决战,就将爆发在这里。</p>
不过如今才是二月下旬,孙策十二月兴兵,到二月末,两个多月的时间不但渡过了长江,还打下了整个丹阳郡北方, 此时孙策反而并不太着急决战了。</p>
他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稳固后方上, 整顿军队上面。</p>
近日大军连克三县,收降军和笮融所部俘虏共计六千余人。</p>
这些都是江淮之人, 流落江东,漂泊不定,军心不稳,必须花费大量精力才能稳住他们。</p>
孙策大军主力便驻扎在了秣陵城,处理这些事宜。</p>
听闻孙策大军打下了秣陵,吕范也连夜乘船,急趋数百里抵达历阳城中。</p>
对这位左膀右臂,孙策是极为看重的,亲自将他迎接入了府中。</p>
入座之后, 吕范简单道贺,立即转入正题:“将军,我们已经打下了丹阳, 将军麾下亦众达数万人,应该是兵入吴郡, 摆脱掣肘之时了。”</p>
孙策微微颔首, 认可吕范之言,回道:“我在秣陵稍作停留, 就是要整顿麾下势力, 将实力凝聚,然后全力东进,与刘繇一决雌雄。子衡代我多执掌后方,督管后勤,且先说一说你负责事宜的具体情形。”</p>
吕范来秣陵就是为了此事,已经做好了齐全准备,他立即从行囊中取出了厚厚一沓的册子。</p>
“将军,这是我所整理的计册名录,详细记录了将军麾下全部部曲、辎重、谷粮。”</p>
孙策没有着急询问,而是眼神一亮,看着吕范拿出来的厚厚一沓册子,惊喜说道:“居然有这么多纸张?”</p>
吕范打开了还有纸卷清香的册子,回道:“这是石城县刚刚制成的第一批纸张。高县君在石城县给造纸工匠提供了一座庄园,有近百名工匠在里面按成熟之法造纸,两个月过去大概产了两石纸。”</p>
两石纸大概也就五十四斤,听起来不少,但一本书大概就快一斤了,装起来可能也就几筐。</p>
吕范见到孙策变得意兴阑珊,解释道:“造纸之法工匠已经成熟了,只是受制于材料树皮、麻头、敝布、鱼网等一时不太容易搜集, 所以首批造纸数量较少,日后会逐渐提升上来的。”</p>
树皮、麻头、破布、鱼网,这真的已经是非常廉价的生产原料了。</p>
孙策说道:“江南多竹,让工匠试试将竹子浸泡百日,然后批量生产竹纸。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形成天下共识,有钱莫买金,但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p>
当然这一句不是孙策瞎编的,而是历史上真的出现的诗句。</p>
主要原因就是江南多竹子,造纸术高度发达。</p>
竹子这种东西,廉价倒是未必比现在造纸所用的物品更廉价。</p>
但是他产量巨大啊,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规模永远是工业最大优势之一。</p>
吕范点头,郑重应下,说道:“我回去之后,会跟工匠谈及此事。”</p>
这个事情,孙策也不着急,技术的事情,哪怕十年二十年能问世,都是一件大功,永远不晚。</p>
当下二人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军事内政方面。</p>
吕范打开书卷,正式开始汇禀:“将军,我们现在能够强力影响的县只能算一个,因为历阳和石城两县,我们都只能算掌握半个。完全是因为我们驻军县中,县令配合,才能施加影响。”</p>
疆域、领土方面,孙策麾下势力范围的确是不大。</p>
他能强力影响的历阳县和石城县,名义上都是有归属的,历阳属于九江郡陈纪所属,石城县归属于丹阳郡周尚所属。</p>
孙策从容说道:“这方面影响不大,无论是历阳县令邵卓还是石城县令高承,都是聪明人。我们大军营地驻扎在县中,他们都会配合我们施政。”</p>
尤其是石城县令高承,他是非常有雄心壮志的。为追随孙策,挂印封官都在所不惜。</p>
还是那个最适合当世的道理,一位诸侯的军队驻扎在哪里,哪里便是他的势力范围。</p>
孙策大军就在历阳、石城县,就算郡府下达命令,征收赋税、徭役。县令也可以两手一摊,全推到孙策军队头上。</p>
十分不幸,钱粮兵丁全被孙策大军劫走了。郡府需要,就去找他们要吧。</p>
这还是比较友善亲睦的说辞,正常情况下,一个县内驻扎了一支大军,理论上当地的政治、经济、治安就全崩溃了。</p>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孙策抵达历阳之前,历阳的状态才符合当下时代的惨烈情况。</p>
什么人口、税赋、治安,郡府想都不用想。</p>
不然陈纪还要跑到前线,让前线的将军们约束军纪?前线将军不跟他要粮,要兵,要女人就不错了。他唯恐避之不及,才不会管历阳死活。</p>
吕范说道:“历阳县令邵卓虽然气节稍逊,但的确是个人才,这几个月,他游刃有余的应付我等与郡府两方政令,未尝得罪任何一方。而且这期间,他还恢复了对历阳的治理,统计清楚了各种数据。”</p>
“如今在历阳有户数一万两千三百七十八户,人口八万三千六百三十二人!”</p>
这个数字是非常确切的,已经精确到了每一个,可见邵卓的确是才干不菲。</p>
要知道后世有些王朝,人口户籍上百年都能几乎不动,对自己治理的人口究竟是五千万还是上亿甚至两亿,都搞不清楚。这种情况下,财政不崩溃才是奇迹。</p>
与之相比,邵卓的这个上计册文,已经堪称楷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