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老师,如果没有您,就不可能有天工开物的诞生。”
“不不不,天工开物早就诞生了,只是我们没有保管好。”
“还好的是,历经400多年,《天工开物》重现天日。”
“是的,以后这一些古籍,我们不能再遗失了。”
《天工开物》正式上架销售上,江宁也是无比的感叹。
当然。
更为激动的,还要数一众前来购买《天工开物》的读者。
可以说。
这一些读者,他们是《天工开物》诞生的见证者。
从江宁所说的遗失。
再到无数有心人士的寻找。
然后又是海外版本。
接着又是残本的出现。
其中的每一次消息,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还好的是。
虽然无比的艰辛,但结局却是美好的。
“我想,没有江宁老师,就没有天工开物。”
“不只是江宁老师,还有这么多参与寻找天工开物的朋友。”
“对。寻找天工开物都如此的困难,我想,当时创作这一部作品,又该是如何的艰辛。”
“我现在有一些后悔年少的时候没有好好的读这一些古之圣贤书了。”
“我也是。看到《徐霞客游记》《本草纲目》以及现在的《天工开物》……我能想到如果不是将毕生心血付于其中,恐怕他们也不会著书立志。”
“说得好,正是这样一众先贤的心血,我们如果能够消化进而吸收,将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帮助。”
“别说了,赶紧买,这可是第一版,以后说不定我们的这一版也会成为古董。”
万千读者,却是瞬间涌入到了全国各大书店。
虽然。
他们知道,《天工开物》是一部科学类的技术书籍。
并不是普通人看的。
但是。
对于很多人来说,《天工开物》的重现天日,哪怕就是摸上一摸,这都是无比的满足。
当然。
除了他们之外,更多的则是一些各行业技术专业的人士。
比如农业方面的人士。
纺织方面的人材。
制糖,制酒,治器,珠宝……方面的专家。
他们亦是每人一部,将这一部书籍收藏。
你还别说。
虽然《天工开物》介绍的是400多年前的一些技术。
这一些技术有的已经过时,有的已经非常老旧。
可就算如此。
一众各行各类的专业人士,仍在这里面找到了一些古法的制作秘术。
像其中的失蜡铸造,哪怕就是放在现在,也有着巨大的参考作用。
此外。
对于五谷的认识,天工开物里的《乃粒》篇,亦是让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受益匪浅。
更不用说那些制糖,制酒,珠宝这一块,那更是在这一部作品里面获得了巨大的收获。
比如。
某制糖公司几天之后便宣布,他们将采用《天工开物》的古法制糖技术,推出高端糖类品牌,天工糖。
某酒厂亦是一拍板,向大众宣布,他们的制酒技术其实就是传承于天工开物。
还有那些珠宝公司,则在《天工开物》的影响之下,推出了明代最为流行的金银款式。
至于你心不心动,就看你口袋里有多少钱了。
甚至就连服装行业。
最近亦是推出了一系列的明朝款式服装,一时被市场极度追捧。
……
“各位同学,我们今天开讲第四节课。”
第三节课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讲完,江宁在双庆大学开始了第四节。
与之前的一样。
江宁在明朝这一块上,更为侧重的是普通大众的描写。
如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
而今天。
江宁却是讲了另一位普通人吴承恩。
在黑板上。
江宁写下了吴承恩这个名字。
很显然。
这位人物大众对此并没有多少认知。
哪怕就是翻阅一系列资料,最终也只能得出,他是一位明代人。
具体这人是干嘛的,没有人知道。
这其实与宋应星一样。
在《天工开物》没有出世之前,也没有多少人对于宋应星有印象。
毕竟。
相对于那些帝王将相,他们实在是太普通太普通了。
哪怕就是前世。
在《天工开物》没有真正出现之后,世人也不知道宋应星是谁。
也许如果这放在其他的朝代。
或许一个普通人,他不可能留下一些什么。
但在明代。
普通人已经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甚至还在未来影响着无数的人。
徐霞客是。
李时珍是。
宋应星是。
今天要讲的吴承恩也是。
“可能大家对于吴承恩不了解,不过没事,我先简单讲一下吴承恩的生平。吴承恩是明末江苏人,他比之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他们的科场表现还要差。至少,前面三人虽然科场不怎么样,但有的中了举人,有的很早就中了秀才。可吴承恩不是,他连续数次科考,表现都不怎么样。直到他46岁的时候,才取得贡生的资格。贡生是什么呢,贡生其实也是秀才,或者可以称之为较为优秀的秀才。可不管是秀才也好,贡生也罢,这样的科场成绩并不出众。”
当然。
其实这种现象在古代很常见。
别说是40多岁了,60多岁,70多岁,80多岁都有一大堆秀才。
甚至还有一大堆连秀才都考不上的。
不过虽然看起来贡生不怎么样。
但在当时。
贡生也算是一种功名了。
至少。
他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
不过很可惜。
吴承恩在取得贡生之后的十来年时间,也没有获得功名。
直到62岁的时候,吴承恩终于获得了一个长兴县丞的职位。
“江宁老师,60多岁这才当官,估计也没有太多进步的了。”
有学子举手说道。
“是的。”
江宁点头:“本身上吴承恩在科场就没有什么成绩,这个补了一个县丞的职位,更多的可能是出于照顾的情面。所以,他的仕途仅仅当了两年,没有太大的成就。后来,反而被别人污告贪污进了大牢,不过后面又被释放。至此之后,吴承恩回到家乡归隐。至于后面的,史书上也就没有太多关于吴承恩的史料了。”
说到这里,江宁停了停,看着有一些欲言又止的学子,说道:“各位是不是很奇怪,我讲的这位吴承恩,一没什么大才,二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奇特的,我怎么讲这样的一位人物?”
不需要一众学子提问,江宁便已猜到大家所想。
江宁接着说道:“其实吴承恩与之前所讲的三人,都有相同之处。虽然他们在功名上,在仕途上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哪怕就是当过几年官,表现的也不是特别突出。而真正让他们流传千古的,不是他们在现实当中做出了什么惊天大动的大事,而是,他们都留下了一系列知名作品。但与前三人不一样的是,吴承恩所留下的作品,是一部神魔小说。”
……
“神魔小说?”
“对。”
听到神魔小说四个字。
<div class="contentadv"> 一下子,课堂内一众学子倍感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