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穿越传承梦 第六章 稻香村(2 / 2)

——?

村中无论发生何种大事,议事的地方总是设在村老的堂屋及堂屋前的院子里,久而久之,村中的议事大会就叫做堂会,或是叫堂屋会。好在这里地方颇为宽敞,且女人与小孩不得入内,村子也算不得大,怎么都能容纳下这许多的人。

村中陆陆续续的走进村老的院子,闲下来的女子们,哪里耐得住寂寞和八卦的心,不是包一帕子针线去串门,就是就约好去洗衣,要么就直接聚在一起相互打听猜疑,这是她们为数不多的消遣和爱好。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看官老爷会质疑,针眼这么大的事,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其实这和没有农村生活过有关,这里倒是吃喝不愁,但是要想出村去到最近的村子,赶上牛车也得走上几天,若是要去更远的镇子,最快也要半月有余。所以村民大多是算着时间去隔壁村子赶场,卖点粮食买回日用的物品,虽算不上固步自封,也算是消息闭塞了。

事物总是有双面性的,这个村子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山谷,出入困难却酝酿了一块好的生养地,因高山阻挡,气候竟然十分宜人,水土丰茂,庄稼年年丰收。

隔壁村子就没有这等福气了,庄稼收成全看天意,干旱、水患、虫灾、人灾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比的是谁的命比较硬。最让乡亲们奇怪的是,一群外乡人,竟是祖宗显灵了,找到这处风水宝地。这些人祖辈在这里这么多年,近在眼前的土地咋就没人看得到呢,怎么就让这些外乡人占了这块地盘,亏得当时还可怜他们来着,竟是一群白眼狼。

为了这事,少不得两个村子有过几次激烈的械斗,无奈稻香村地理位置实在是易守难攻,非要铁头往里冲,往往得不偿失。有一次大家发了狠,斗到酣处,不是没有摆下阵势全村老小一起出动,结果显而易见,头铁不代表结果美好,还是没打得过稻香村,武力攻破此事就此作罢。后来有人出招,想着帮亲不帮理,告到了县上,想让县令大人帮亲不帮理。县令大人委实不太想管这些事,再说了,在他的治下,人口增多,耕地面积增大,税收增加,这是好事,考评升迁不都是靠着这些嘛。

因此县令一边安慰着这边当着和事佬,一边赶紧让人把那边的户籍登记过来,取名稻香村,两者合并后上书功绩,久而久之,事情也就淡了。

这边村子自我感觉收到了奇耻大辱,不敢去找县令大人的麻烦,只得暗暗记恨在心,随时口吐酸话。事实是,没有稻香村,就没有仿佛一夜之间出现的水流,干旱年间,他们还真的不一定顶得住青黄不接的日子。这样的结果就有点狗拿刺猬,无处下口了,说不得人家只要把水流一断,大家都喝西北风去啊。只不过还是有人咽不下这口气,回过头来,就警告自家小子、女儿,不得嫁娶围山村的人(当然,他们还不知道县令给这个外乡村取名的事,当他们得知后,更是认命了一般),也不知道是谁开口先叫的,反正村里面都叫那个村子叫“围山村”,或是“围山屯”。

那稻香村也是名副其实,那里出产的稻米,不仅颗粒饱满,收成良好,口感确实一等一的好。这个村子的土地真就像祖宗显灵一般,种什么就长什么,算起来,也是富裕的景象。

稻香村的村民,是有组织迁徙的移民,所以在人员构成上,算是五花八门,样样都有,因此也就不存在近亲结婚等缺陷问题,在成家方面短时间内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据说村老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开始大家还想排挤别人来着,后来发现,村老不仅是做农活的一把好手,竟然识得字,这让大家犯起难来。与外乡人发生口角时,就数村老嗓门最大,动起手来,村老竟然偏帮他们,一个顶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仔,这番表现之下,大家就渐渐的接受村老。

特别是有一次发生欺生事件,渐渐演变为械斗,全村人终于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村老身先士卒,声如洪钟,以一当十,硬生生的打得十几个棒小伙抱头鼠窜,在别人和自己人眼中,树立了能打能吵的高大形象。后来得知村老无儿无女,处事又极公平,哪家哪户犯了难,哪次不是村老帮忙,久而久之,大家就从心底敬畏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