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赴日求学(1 / 2)

民国江山 醉非酒罪 1913 字 2022-09-04

“我倒是跟锦州府的刘统带有过数面之缘,刘统带在北京办事时我曾给他住的驿馆送过海货,有时刘统带闲来无事与我聊聊,我可以去锦州府找他帮忙举荐竣儿留洋。”王懿脑子转的飞快,想到了这个可以利用的关系。

郑师傅点点头:“这件事要抓紧去办……咳……”

趁着郑师傅和父亲说话间隙,忍了多时的王梓竣连忙说:“父亲说过,先祖潞王曾在河南信阳附近的英武山上藏了大批财物,用以反清复明,我们何不取出来趁清妖大乱之时拉起义军以争天下呢?”

王懿摇摇头,叹了口气说:“英武山的宝藏只是先辈口口相传,不知是真是假。其实潞王晏驾后此事便被泄露,清廷派人到英武山挖掘藏宝,直将英武山挖了个千疮百孔也没找到,便道此事子虚乌有。随后信阳附近的百姓闻讯也到英武山大肆搜寻,依然一无所获,挖了几年以后人们才渐渐散去,直到现在依然有零星贪宝之人上山挖掘。”

王梓竣急切地问道:“难道潞王只是想戏弄清廷,故意散布的传言?根本就没有什么宝藏?”

王懿端正神色,说道:“潞王绝不会出此戏言,当年潞王确实曾在英武山附近率明军抵抗清军,那时潞王所携带的我大明国库白银数十万两,英武山战败后潞王轻骑突围,银两便失去了踪迹,所以潞王的宝藏不似虚言。前些年我也去过英武山,可是左看右瞧也看不出什么?明明是一座英武山,现在已经变成了两座,另一座山就是挖掘英武山的土方堆积而成的!”

王梓竣耐着性子想了想,说:“潞王宝藏肯定有,只是藏的机密,不得要领的人自然是挖不到的。先祖潞王是一代贤良,也是大智大勇之人,自然是用非常法子藏起宝藏。”

郑师傅插言道:“即使现在挖出了宝藏,没有得力的人使用,也只能惹祸上身,不仅举不起义旗反而会横遭劫掠。”

王懿道:“正是,竣儿还是脚踏实地学些驾驭军队本领,将来才能有机会与群雄逐鹿,那宝藏不是雪中送炭是锦上添花之物,没有也罢!”

少年王梓竣幻想着挖出宝藏后招兵买马的风光,嘴里却答着:“是,孩儿谨记。”心里对宝藏生出很多向往。

郑师傅心里烦闷咳嗽得更厉害了,身上又忽冷忽热,似是风寒的症状,王懿忙搀扶着他先去休息。王梓竣和李氏母子两人又说了些话才散了家宴,临睡前王梓竣去看郑师傅,郑师傅已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王懿担心孩子的身体让他也早些休息。

哪知第二天郑师傅已病得不能起床,王懿忙请来大夫诊治,大夫说郑师傅害上了肺心病,年纪又大了,用不起猛药,猛药一下怕立时毙命,而温药只能减轻症状不能根治,要王懿给郑师傅准备后事。郑师傅也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催促着王懿去锦州府打点刘统带,说是要看到王梓竣出去学习的事敲定才能闭眼。王懿不敢耽搁,带了些打点用的银两和一个老仆便去往锦州。

郑师傅的病情越发严重,时常在剧烈的咳嗽中昏迷,王家派了一个手脚利索的仆人专门服侍他。王梓竣和母亲李氏忧心忡忡,在郑师傅的屋子里陪着。一连几日,看着郑师傅病得双目深陷,脸颊上的肉也塌了进去,面色苍白,失去了往日的红润,王梓竣泪流满面,轻声抽泣,握着郑师傅的手不忍松开。李氏担心梓竣伤心过度,劝他出去走走。

王梓竣被母亲劝出了郑师傅的屋子,坐在自家大门口的台阶上双手拄着两腮**。

“竣哥!”一声呼喊,一个戴着瓜皮小帽穿着一身脏兮兮褂子的孩子跑了过来,王梓竣寻声一看,是县衙杨管事的儿子-杨留住。王梓竣自小家教极严,每天读书习武很少和外面的孩子玩耍,唯一的朋友就是这个傻乎乎的杨留住。

“竣哥,啥时候回来的?老想你了!”杨留住跑到王梓竣身边,用力一吸鼻涕。

王梓竣摸了把脸,将泪痕抹掉,说:“留住啊!两年多没见你了,我也想你,孙二愣子还欺负你吗?”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冰糖塞到留住手里。

“早不敢欺负俺了!竣哥临走的时候不是教给我‘谁要欺负我,啥话也不说;一拳打眼窝,巴掌脸上掴,双手掐脖子,用头使劲磕!’俺就是用这个法子把二愣子脸上磕出了疤瘌,俺脑瓜子硬,就磕破点儿皮!现在全城的小子们都不敢欺负我了!”

杨留住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把王梓竣听乐了:“这法子是我编出来的无赖打法,倒挺适合你。那么,你现在是绥中的小霸王啦?!”

“霸啥霸呀!全城的小子们都不跟我玩了,都躲着我!”杨留住隐没了得意的笑容,换上一副苦脸。

“你只会打人不会拢人!该打的时候不能迟疑;该拢的时候也不能怠慢。郑师傅说慈禧太后就这么做,该杀义和团的时候一点儿不手软,要利用义和团打洋人的时候又马上换了笑脸……”王梓竣见杨留住咕哝着嘴自顾自地吃着冰糖并没有听他说话,便转换了话题:“走!咱俩出去转转!”

……

郑师傅病故了,王懿赶在郑师傅闭眼前回来,说竣儿去日本留学的事情已安排妥当,郑师傅临死前始终昏迷,听完王懿的话像松了口气,放心地走了。郑师傅一家从明太祖时期便辅佐朱家,国破后又追随潞王为复国大业呕心沥血,传到郑师傅这儿已十几代人了,郑师傅无后,王懿一家将他视为至亲与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