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三年,初春时节,福州府长乐县太平港,成千上万的船工欢呼着,迎接知府大人唐循中的到来。
再过百来天,三保太监就要在太仓刘家港,下西洋,宣国威去了,而太平港建造的宝船,也要离开船坞,前往刘家港了。
因此,唐循中此行的目的,便是要亲自检验宝船。
实际上,宝船只是个统称,按照船只用途来说,太平港的船,主要有粮船、马船、战船、战座船、水船等几种,其中战座船是大型战船,唐循中对此最感兴趣,也最为重视,便派福州府同知崔迈,亲自登上最大的一艘战座船出海。
陪同崔迈同行的,有船夫,军士,杂役等共两百五十五人。辰时一过出发,准备于午时返回。
午时之前,这边是杀猪宰羊,翘首以盼,可海上的宝船却怎么等都不来。
唐循中急了,倒不是肚子饿,而是担心宝船首航会失利。
当然,那时的他,也仅仅只是担心船只会偏航,迷路,或漏水,又如何能够想到,这战座船上的两百五十五人会全军覆没呢
唐循中是午时三刻以后,才彻底相信宝船已经出事这一事实的,不然他还是心存侥幸,盼望着海天尽头,会出现巨大的船帆,以及呼喊的人群。然而没有,说好了午时以前返回船坞的战座船,就这样一去不返。
午时四刻,唐循中与福州卫指挥佥事杨挥商议出海搜救事宜。
杨挥再驱两千料战船一艘,率军三百人出海。终于在离海岸百里左右的海域内发现了异样。
那是一大片殷红的海水,泛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海面上没见到宝船的踪影,但却漂浮着许多带血的衣服,帽子的碎片。
杨挥四面远眺,不见任何可疑船只,他再度下令,往东驶出三四十里,再看,四周还是茫茫海水,别无其他。杨挥无奈,只好暂且返航。
这里,唐循中早已等得心焦,一看杨挥孤身返回,便知大事不妙,杨挥也将所见景象一一与唐循中说了,唐循中更觉不可思议,他认为宝船一定不是自然沉没的,否则就难以解释杨挥看到的,那一大片血水以及船员们带血的衣服碎片是怎么回事。
若说是遭到了大鱼的攻击,如鲸鱼、鲨鱼之类,那也不至于两百五十五人全都死绝,而无一个活口,再说这一带的海域也没听说闹过这样大的鱼灾。
说来说去,最后的意见渐渐统一,那就是宝船很有可能碰到了海盗,因为杨挥指出,离此六百里,东南方,有一海岛,名曰黑沙。黑沙岛上有一猛人,名周仕达,聚众千人,专在海上杀人越货,是朝廷通缉已久的江洋大盗。
唐循中听了杨挥关于周仕达的介绍,心中已有七八分把握,他认为,宝船一定是碰到了周仕达一伙人,周仕达渴慕宝船,便杀了敢于反抗的军士,将宝船及投降的船员,统统俘虏而去了。
杨挥也认为唐循中分析得对,另一方面,他也实在想不出其他原因了。于是,两人一面向上禀奏,一面便开始着手准备海战事宜。
朝廷接到唐、杨二人的奏报后,深受震动,特从应天府拨调海战用大福船十艘,精兵一千,并任宦官王景弘为钦差,协同唐循中、杨挥二人处理福州宝船失踪一案。
福州方面也有大福船五艘,都是起楼三层高,吃水一丈多,载人一百有余,配备火器、石器、弩箭、火箭、火药弩等作战装备的大战船。
这样一来,朝廷方面在作战船只、人员、武器等事项上全占尽优势,只等天风一起,便浩浩荡荡向黑沙岛驶去。
也是老天开眼,朝廷船队登陆黑沙岛之际,周仕达正派他的二当家张闯,率五六百人在苏禄国海域打伏击,也就是说,黑沙岛上的海盗仅有三四百人据守。
周仕达见大福船逼近,知道寡不敌众,便想从海岛东南角坐艨艟逃走,他哪里料到,王景弘与杨挥早已料到周仕达有可能会从东面,东南面出逃,早早地便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那里守株待兔了。
而当周仕达被杨挥活捉后,黑沙岛上的喽啰们便完全放弃了抵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
朝廷方面控制了黑沙岛后,便在岛上以逸待劳,只等张闯自投罗网。张闯哪知岛上有变,冒冒失失地一靠岸,便被官兵捉住,余下部众驾船四散奔逃,也被官兵追回大部,至此,黑沙岛便算是尽在朝廷掌握之中了。
但令王景弘与杨挥感到意外的是,黑沙岛周边根本不见宝船的半点影子,岛上也没有搜到任何宝船上的物件,也没发现有宝船上的任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