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道争是要踏着对手的尸骨向前的!(2 / 2)

既无法家之弊端,又无儒道之空谈。</p>

结果却苟延残喘在这里,经典蒙尘,圣贤无光,可悲可叹。”</p>

被称作荀德公的便是荀氏的当代家主,闻言道:“召集诸家,前往昭城去诸子圣殿祭拜先祖,弘扬荀儒的名声,门录之上刻着我们的名字,春秋儒显赫的时间很长,现在是我们荀儒显耀的时候了。”</p>

……</p>

长安。</p>

刘病已望着手中传来的消息,挑了挑眉,他本以为母亲所说的洛氏要回来了是单纯的派人入朝为官,没想到竟然是这么炸裂的直接全面放开。</p>

这是要更深层次的影响和介入大汉吗?</p>

是因为戾帝之事让洛氏都感觉到不安了吗?</p>

刘病已自然不知道洛氏曾经做过一份有关于天下各阶层的态度问卷调查,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改变。</p>

“陛下,天下各家的高士都往昭城而去了,就算是陛下你下诏都没有如此多的人啊,这实在是……</p>

难道刘氏百年的天子,还不如洛氏尊贵吗?”</p>

刘病已闻言眼中寒光一闪盯着说话的宦官,然后淡淡道:“这难道不是正常的事情吗?</p>

若朕不是皇帝,朕也要到昭城之中走一趟。</p>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千年的威望哪里是百年的皇朝所能够媲美的。</p>

等到大汉三百年的时候,在天下人心中,刘氏就能和洛氏相比了。</p>

有这个嚼碎嘴的时间,不若将殿外的奏章取来,朕多做一件事,大汉就昌盛一分,国祚就延长一刻,天命就愈发眷顾大汉。”</p>

宦官眉头冷汗涔涔,连忙退出殿中,刘病已沉默了一下,望着遥远的昭城,对着身边的近侍吩咐道:“去准备一份大礼送到昭城,朕听说有不少宗亲去了昭城,皇室不要落下。”</p>

近侍闻言立刻垂首道:“遵命,陛下。”</p>

近侍匆匆走出,刘病已回想着和母亲的谈话,“做一个君王最忌讳的就是让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裹挟行为,一旦走到这一步,君王就会被控制了。</p>

无端的猜疑会损害人心,人心的败坏是难以挽回的,你现在就走在这条路上,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但希望你能永远克制住玩弄那些权术。”</p>

刘病已再次张开了手,喃喃道:“王道和霸道兼用,王道施恩治民,霸道惩奸弄邪,既要名,又要器,使人畏惧又使人亲近,这就是成为圣王的道路。”</p>

……</p>

昭城。</p>

洛盛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感慨,昭城大开,不仅仅对天下是一种震撼,对生活在昭公国之中的人同样如此。</p>

过去的昭公国外人很少,因为公府管控很是严格,但是现在管控放开之后,虽然公府还是会筛选人群,但能够进入的人,呈几何倍数上升。</p>

“家主,五家孟儒的传承家族都进了驿站之中,孟令公在城中访友,是否要召孟令公来宫中。”</p>

孟儒是洛氏手中的利剑,总还是有些特权的,洛盛摇摇头道:“孟儒是来证道的,我们要公平公正。”</p>

说话的洛氏子闻言犹豫道:“家主,孟儒的经义天生有缺陷,除非有孟子那样的圣贤,否则恐怕是证不了大道。”</p>

洛氏一直都很清楚,孟子的道太正,走到了一个极端,洛盛淡然道:“天下万道都有它的作用,孟儒虽然难以得到最终的胜利,但却有稳固的基本上,同样难以失败。”</p>

“家主,荀儒的六大传承家族第一次一起出现了!”</p>

虽然荀儒的名声不显,但是洛氏一直都有关注,荀子曾经是洛氏学宫的祭酒,在洛氏之中有完整的典籍记录,圣王人道是儒家之中可操作性最强的。</p>

“家主,十三在接见墨家众人,大多是天工派的子弟,结社之人,还有一些名满天下的豪侠。”</p>

十三是当代的墨家巨子,一直都游走在大汉各地,是洛氏之中最常在外的子弟。</p>

如今昭城大开,散落在民间的墨家子弟自然要进昭城拜见巨子。</p>

“都到了。”</p>

洛盛听着这些一道道传来的消息,很是满意。</p>

————</p>

昭城是汉帝国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在昭城自我封闭的数十年之中,长安吸引了帝国大部分的学者,并且借由皇室投入的资源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客观来说,这的确影响了昭城文化中心的地位。</p>

但在昭城放开进入的限制之后,东西相持的局面瞬间被打破,长安试图建立一个堪比昭城的文化中心的计划破产了,在没有政治力量介入其中时,昭城的地位是不可能被动摇的。——《全球通史·古代中国文明》</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