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忙得团团转,宋臣们更忙,忙着为平叛做准备。
本来我算好了时间,六月上旬打下和州,中旬议和完毕,我从桃花岛回来时,金使团应该已经回去了。但是,我低估了宋国主战派的顽固,他们坚持反攻两淮,拖到六月下还自以为有希望,还在打,害得本人要展示军事才能,在沙盘上把他们的一切已实行和未实行的设想统统粉碎,才让他们死心。拖到七月初,我要开始撒弥天大谎了,索性让老张多留几天,看完我的表演再走。
时间表被打乱了,我也估计不出来赵扩什么时候会去平叛,只好让知非指示裘千丈,就去向赵曮进言。将帅用谁,是会先定下来的,进言宜早不宜迟。首席幕僚,意味着其他幕僚都盯着找错挑漏,裘千丈和郭佳一样,沉湎酒色,不做实事,是不会被逮着错处的,但出谋划策是他的本职,每次都第一个进言,还料事如神,才能一次次地加强赵曮对他的信任和信心,最终真正成为其心腹。
于是,裘千丈满面春风地去找皇子,第二次进言:“恭喜皇子,就要成太子了。”
赵曮道:“此话怎讲?”
裘千丈道:“议和结束,就要去平逆贼吴曦了。吴曦就是觉得他的祖父、父亲功劳大而朝廷赏赐薄,才叛变的,剿灭叛贼、收回四川五十四州的功劳,不可能让哪个将领承受,所以这平叛主帅,必由皇室中人担任,可不就是皇子你吗?无论朝廷怎么重惩,吴曦发的檄文告示在四川是家喻户晓,还缓慢地由西向东流传,越来越多的百姓对朝廷生出怨愤,那檄文专门攻击列代皇帝,攻击当今皇帝,则说他擅起兵端,以致绝后。皇子亲去,在战场上打败吴曦,让四川百姓亲眼看看皇子身为勇将之后(赵匡胤在后周是勇将)的英姿,才好重收人心啊。国无储君则不宁,今年,皇七子、皇八子夭折,皇上的运道实在不好,现在以稳定人心为要,与其等皇子收复四川后,在臣子们的一片拥戴中,不得不以储位相酬,不如先立,裨使平叛更易。”
赵曮道:“你觉得,皇上能想得这么透彻?”
裘千丈道:“皇子不是说,是由吏部尚书史弥远推荐平叛将帅人选吗?他是主和派,争来这事,是要打压主战派,偏偏主和派中无能人,而临安最出色的年轻人,反对北伐的华岳还是主战派,都不理他,杨康来自金国,谈不上忠,史弥远只能推荐您任主帅,主战派为将。胜了,功劳都是您这位皇子的;败了,责任都是将领的。皇子继续在皇上身边学习怎么处理政务就好。史弥远会挑您在的时候去面圣,好在您面前举荐您,让您承他的情。而他的理由,自然不会是党争,只会是我先前说的那套,能打动皇上的说辞。史弥远若是笨得想不通,皇子也可以着人去教他啊。”说罢哈哈大笑。
赵曮点头道:“本王明白了。但是,裘先生,平叛真能轻而易举吗?只杀吴曦一人即可?金军若是插手,我们当如何?”
裘千丈道:“皇子放心,舍弟千仞一定能成功的。有完颜焕做人质,完颜纲必不敢轻举妄动。舍弟的事,皇子可别说出去,以免泄露。”
赵曮道:“先生放心,本王谁都不说。本王听你的,这几天好好伴驾。”
如裘千丈预言的,史弥远和新的签书枢密院事——御史中丞卫泾,以及辛弃疾,共同求见皇上。这两个主和派,一个主战派,代表的就是宋廷百官的态度。
参见皇帝后,史弥远先开口道:“微臣奉皇上之命,挑选能任平叛将帅的人选。名单在此。”将名单交给冯义呈递于皇帝去翻看,接着解释道:“经微臣与朝中各同僚研讨,一致认为,归正人杨康最合适。此人实乃天纵奇才,集纵横、兵、墨三家之大成,乱世可纵横沙场,盛世则宜置之高阁,备其才而不用,为名将而非忠臣。如今正是用他之时,皇上慧眼识人,臣等佩服无已。”
宋帝皱眉道:“史爱卿,你怎么会推荐杨康,此人可是心向金国的。莫非,朕曾召见他,你就以为朕要重用他,才如此作为?”
史弥远叩首道:“皇上,微臣一心为国,并无偏颇。朝中能战者,都在防守长江,不宜轻动,京城总得留一个知兵的。”京城还在汴京时,两度被金军围困,第一次,城中有李纲,守住了,第二次,李纲被排挤走了,朝廷无人可用,以至二帝百官蒙尘。史弥远相信,皇帝也一定牢记这个教训,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年轻一辈中,以华岳、杨康最佳,华岳可信而杨康不可信,故留华岳用杨康。此人生于金国、长于金国,一时旧情难忘,也是人之常情,但他不会介意攻打吴曦。微臣也想过,如何防他,这也是学皇上的做法,就是——留其母杨包氏在临安,任命其父杨铁心为先锋。杨康孝顺,为了不让父亲打败战被斩首,自会出力。”
杨康孝顺?哼,这是孽龙啊。宋帝没想到他的臣子们都被杨康的表象骗了,满心不悦地道:“朕恩遇杨铁心,是因为他忠心不二,并非要用杨康。杨铁心是要去平叛的,他的本事,做不了先锋,留在中军吧。”
“微臣愚味,皇上圣明,杨铁心鲁莽冲动,是不足以独掌一军,自定行止,只合留在中军,听主帅吩咐,做一勇将。”史弥远鼻尖沁出密密的汗珠。权、名、财、色,全试过了,收买不了华岳,经过多日讨论,同党们都认定皇上是要重用杨康,他今日才如此说话,指望能讨皇上欢心,不想却是拍马拍到了马腿上。
卫泾壮着胆子开口:“皇上,杨铁心和杨康是父子之亲,用了杨铁心,杨康就能知道我军军情。”
宋帝阴着脸道:“朕会把杨康留在临安。你们本来想举荐谁为主帅?”
卫泾道:“朝中一致推举皇子亲率大军,破除逆曦的谣言。”
宋帝道:“朕是中意皇儿。但你们这份名单上,将领都是些什么人,能辅佐皇儿吗?”
史弥远道:“启禀皇上,我等本来以为,指挥有杨康一人即可,所以,除两员平庸老将外,其他都是武学生,希望能把他们培养起来。杨康桀骜不驯,无屈于人之度,但他自视甚高,容人之量是有的,可在战后论功行赏时,从士卒中简拔人才。现在的镇江副都统制*雄,就是毕再遇从小兵中提拔的。不用杨康的话,那就只能在经过荆湖时,从赵方赵大人那抽调干将了。”
宋帝道:“那就调赵方的人。再说一遍,朕不希望,杨康接触朕的军队。”
史弥远、卫泾喏喏,独辛弃疾沉声道:“皇上若不用杨康,当杀之。”
宋帝一惊,干笑道:“辛老,你这是干什么,朕只是觉得,我大宋岂无人哉,何必用金将教导出的人,并非对杨康不满。”
辛弃疾道:“杨康疏于礼节,博学多闻;小心谨慎,没人守卫时不会熟睡;平时都焉焉的,说起打仗才会兴致勃勃。看得出来,金人是有心栽培他做都元帅,才自小娇惯他,养成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他有聪明才智,有雄心壮志,他为主将,是能百战百胜,迭建奇功,受三军爱戴,但正如史大人所言,此人桀骜不驯,不甘下人,久之必反噬其主。他在金国没有名气,自己说是因为怕死,才一直在完颜襄、完颜宗浩身边,不曾独自领军,但据华岳等人观察试探,这小子漠视生死,也不爱美名,分别是因为他性格有缺陷,金国也不敢重用。我国就是用此子,也该在他训练出一支精兵、提拔出几个将才之后,就杀掉他。决定了不用,现在就可以动手了。”
宋帝大奇:“辛老也承认他是人才,备而不用就是,何必非要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