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1 / 2)

冠绝新汉朝 战袍染血 1567 字 2023-11-03

东海王刘裘乃是宣武皇帝刘敏的第三子。

宣武皇帝共五子,长子为淮南王刘褒,次子乃是甘陵王刘袤,第三子便是东海王刘裘,四子乃是钱袋皇帝刘衷,最后就是老幺长沙王刘裹。

所以甘陵王实际上乃是东海王的兄长,他们这两支的关系并不亲近,但比起当今的皇帝一支,还是亲近许多,所以当初东海王掌权、去世,终究还是在甘陵王等人心里留下了嫌隙。

平时或许没什么,可以到关键时刻,这种情绪就难免浮现出来。

所以当长沙王刘裹与晋王刘远抵达了之后,在稍微了解了局势之后,长沙王就忍不住念叨起东海王的事了。

“刘出也太不知道好歹了,毫无长幼之念!”长沙王先是一番抱怨,“先前天下洪涝干旱不绝,内外皆有乱相,若不是东海王兄主持局面,恐怕已经是天下大乱了,结果他刘出一来,不光驱逐王兄,最后更是让王兄死得不明不白的,至于对外的那些说辞,骗骗其他人也就罢了,如何能骗过我等?”

甘陵王叹了口气,并没有接话。

倒是那晋王刘远道:“此事太过蹊跷,王浚何等人物,我等都是知晓的,当初孤在并州,还曾与王浚见过几次,知道乃是人中之龙,天下人杰一般的人物,岂能轻易就被人捉拿?更不要说,是被一郡太守了,那个陈守一虽然有一个征北将军的名头,但现在还是个空头白字,说他靠着这个名头,就能擒拿王浚,显然不可能!背后如果没有人相助,孤是不信的。”

甘陵王、长沙王听着,都是点头。

这位晋王,乃是亲王。

不过,新汉此朝,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只能是掌握一郡之地,尤其是宣武皇帝在位之后,更何况真正决定权势的,也不是王位名号,而是职位、官职,要知道,新汉朝因为当初王室子嗣单薄,虽然拉拢了一部分前汉血脉,但到底还不放心,于是就规定了,宗室一样可以为官的规矩。

在这之前,可不光是广汉王,以及之前的东海王那般,直接在朝廷为官的宗室不在少数,为宰相之位的更是不少。

前人制定这个规矩,还是考虑到王室血脉单薄,要靠着自家人撑腰,即便生出什么意外,那位子不也还在自家血脉手里么?

如此前提,这亲王与郡王其实并无多少尊贵之分,最多是代表着其支脉不同。

睿宗孝德皇帝刘谌之前所封的都是亲王,而孝德皇帝之后,便都是郡王了。

这位晋王,当然不是初代,而已经是第三代晋王,其祖乃是仁宗孝怀皇帝刘禅的长子刘璿,谥号为和,是为晋和王;二代晋王为刘璿之子,刘镇,谥号为恭,是为晋恭王。

而当代晋王刘远,正是晋恭王刘镇之子。

晋之一字,按国册封,本就在山西、河东一代,也就是新汉的并州境内,而并州眼下被匈奴占据,这晋王难免要先撤离回来。

不过,就在晋王归来之后,朝廷就为这位亲王安排了另外一块封地,同时也是他们家的老地了,位于南方州郡之中——

实际上,在第一代晋王受封的时候,新汉分明还没掌控北方,这个名号本就是有名无实,是在其他地方给出了封地,所以此番归来,倒也是熟门熟路,没有起太多波澜。

不过,这位晋王却对国都更有兴趣。

实际上,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有不少亲王、郡王,乃至郡公等宗室造访,无一例外都是谋求权势的,他们有些直接依附广汉王,有些则试图与广汉王争夺权柄,但最后大部分的宗室都黯然而归,也有些被直接收入了金镛城,能留下来的终究还是少数。

长沙王、晋王这般宗室,期间甚至也曾离去,但很快又找到借口归来,如今也各有职位,而那长沙王甚至还掌握了一支京城巡查,人数足有三百,是以说话也硬气很多。

晋王的话,无疑让长沙王更生一股怒气,他先前被驱逐过一次,本就心存怨念,这时就道:“说不定就是刘出暗中支持,兄长不是说,杨结和陈永这二人都表明了支持刘出么,若是双方背地里没有达成默契,这两个人如何能有动作?现在这事一出,到时候王浚被陈止取代,那反过来给朝廷压力,那广汉王必然会借着机会,将我等驱逐出去!从此再无翻身之日!毕竟之前南方叛乱,他就是利用此法,将那三位郡王赶出了京城!”

甘陵王眯起眼睛,淡淡说道:“问题是,此事已经发生,还如何挽回,孤已经说了错话,看得出来,皇上也有心偏袒那陈止,很快刘出这人手段狠辣,当初三弟就是……”

“只有他手段狠辣?”一听到甘陵王提到东海王,那长沙王立刻同仇敌忾起来,眼底闪过寒芒,“对付刘出这样的人,就不能以寻常之法,否则必然败退,但凡讲究情面的,弟如今手上有人,更是结交了几位游侠好汉,只要兄长一番话,立刻就能将刘出擒拿,省得他再以诡计害人!”

这话何等露骨,但在场三人却无人感到意外,盖因这般话题,并非是第一次谈论了。

只不过,甘陵王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朝晋王看去。

感受到目光,晋王便笑道:“广汉王当初掌权,就与诸葛家有着联系,更有借匈奴而起的迹象,背后与匈奴人似也有关联,这是勾结外贼,而自从他执掌朝政以来,无君臣之相,恐怕早有不臣之心了,是以我等宗室各方,皆来相助,想让皇上脱离其欺压,结果纷纷折戟沉沙,而今这般局面,着实是让人心痛啊!若是能拨乱反正,孤王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