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抱着金山银山去要饭(1 / 2)

明朝土皇帝 天煌贵胄 1047 字 2023-10-25

听到“朱六爷”的提议,陆十二也不禁有些迟疑。

借壳上市的计划肯定是谁都不能说,甚至要自我催眠到暂时忘记这回事儿。

但是不管怎么说,借壳上市都绕不过名声、权力和财富,现在自个儿多少也算是有了点儿名声,以后还有很多捞取名声的机会,财富也是同样的道理。

就剩下权力的问题不太好解决——积攒下能够“借壳上市”的家底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名正言顺的攒下这些家底并且将之最大化的利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普通县城的士绅大兴工坊并且招募几万个工人,你想干什么是想给知县老爷创造政绩

换成一个大明朝的知府,却能在辖地招募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工人到工坊做工,只要这個工坊上面挂着大明朝廷的牌子,这就是知府老爷自个儿的政绩。

陆十二现在还能稳稳当当的搞工坊,招工人,是因为陆家庄几个工坊的规模并不大,招募的人手也不算多,并没有影响到陆家庄以及附近诸多村庄的耕种。

要是工坊的规模再扩大一些,单凭陆十二现在的身份就有点儿不够看了。

最起码也得先混个秀才功名,向大明朝廷或者说向朱重八朱皇帝表现出有出仕为官的意愿,证明自个儿愿意给大明江山添砖加瓦,愿意给朱重八朱皇帝打工才行。

当工坊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秀才身份也不足以保证工坊继续发展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到了陆十二再参加科举,考取举人或者进士的时候。

当工坊的规模再次扩大,陆十二也就不得不出仕为官,也只有出仕为官,才能保证“借壳上市”计划的推进——把工坊拆分开来,自个儿在哪儿做官就在哪儿推进工坊的发展,只要自个儿治下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名声和实力就算是一点点儿的累积起来了。

当自个儿的官路走的差不多了,混到差不多一介知府的时候,就可以想办法推动“借壳上市”计划的实行。

但是吧,官和官是不一样的。

大明朝现在当官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洪武三年才开始的科举进入仕途,另一种则是被举荐,像郝凡五郝大知县就可以举荐,官场上的官老爷们也同样能够举荐,包括勋贵将门也同样能够举荐。

在大明极度缺少地方官的前提下,朱重八朱皇帝甚至会下旨征辟那些“没读过书但是颇有贤名”的农民为官。

说白了就是当官的机会很多,问题在于怎么当官。

通过科举考虑当官,大概就相当于考编上岸然后从基层做起,而通过举荐当官,大概就相当于先混个编制然后再一步步的往上爬。

两种做官途径的不同,也使得两种不同途径出身的官老爷们在官场上的江湖地位不同。

科举当官的天然瞧不上被举荐为官的,被举荐为官的官老爷们在官场上也不太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