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趁火打劫</p>
周琦与孙策二人叙旧,虽然孙策拒绝了周琦的招揽,双方仍旧算得上是相谈甚欢。</p>
末了,孙策忽然对着周琦深深一拜,道:“吾等来意,大王恐怕早就知晓,请容在下冒昧问一句,这么久了都不见诸葛子瑜,是否无意驰援徐州?”</p>
本来与周琦商谈求援之事的应该是诸葛瑾,奈何诸葛瑾数次递上拜帖,周琦都拒之不见。</p>
孙策虽说本来只担当护卫之职,不过既然已经见到了周琦,自然要探听一下对方口风。</p>
周琦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而后拿出手帕轻轻擦了擦嘴,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刘玄德背盟在先,就算孤想要驰援徐州,恐怕麾下将士也不会同意。”</p>
“纵然孤能强迫他们领兵驰援徐州,楚国将士也未必会用命。”</p>
他看向孙策,正色道:“并非孤不愿驰援徐州,而是无能为力。”</p>
孙策闻言,也是无言以对。</p>
刘备背盟在先,现在徐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又舔着脸派人向楚国求援,荆州上下自然都不太乐意。</p>
而且莫要忘了,袁绍几乎倾尽全力攻打徐州。</p>
若非周琦暗自应允,恐怕诸葛瑾也去不了樊城。</p>
诸葛瑾心中暗自苦笑,不过思来想去,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索性直接找关系渡河前往樊城面见诸葛亮。</p>
樊城,诸葛亮的临时府邸之内,诸葛亮正在处理军务。</p>
周琦再次放下了茶杯,而后起身走到门口,抬头仰望那碧蓝如洗的天空,道:“徐州虽弱,然刘玄德深得民心,麾下又有许多良将。袁本初想要短时间内将之覆灭,恐怕也不容易。”</p>
“救援徐州,不仅符合徐州的利益,也符合楚国的利益,还请大王三思。”</p>
诸葛亮叹道:“兄长此来若只为叙旧,只为兄弟情谊,吾自然扫榻相迎,欢喜不已。”</p>
那个时候,袁军必然也是久战疲惫,人困马乏,能够极大减少楚国士卒的伤亡。</p>
这段时间,他虽然思念兄长,却也知道应该公私分明,因此刻意压抑着这种思念,才没有南下与兄长团聚。</p>
周琦却是反问道:“就连伯符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刘玄德当初又为何会背盟接受袁本初的封赏?他难道就不担心袁本初覆灭楚国以后,徐州会独木难支?”</p>
利用与诸葛亮之间的兄弟情谊,让诸葛亮劝说周琦出兵相助徐州,乃是诸葛瑾不得已走的最后一步棋。</p>
书童看着诸葛亮久久不语,有些奇怪的问道:“此前主人不是非常思念大先生吗,为何今日大先生亲自来访,主人反倒有些愁眉不展?”</p>
按照周琦与贾诩等人商议的结果。</p>
“彼不仁,休怪我不义。”</p>
如果能说动诸葛亮,凭借诸葛亮如今在楚国的地位,还真有可能左右周琦的想法。</p>
不过诸葛亮深知,兄弟二人既然分别投效了不同的君主,虽然私下可以顾及亲情,但事关国家大事的时候,最好还是划清界限。</p>
自从徐州之战爆发以后,袁军索性不再装样子,直接不再攻打樊城,转而退守南阳,将绝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了徐州战场。</p>
饶是如此,诸葛亮仍旧非常勤政,无论军中还是城中,所有政务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倒也没有闲下来。</p>
随后,周琦端起了茶杯,只是在手中摇晃着,却并不喝茶。</p>
等到双方两败俱伤之际,徐州再坐收渔翁之利不迟。</p>
看着无话可说的孙策,周琦摆了摆手,道:“伯符且回去告知子瑜,若刘玄德不能拿出足以打动楚国的条件,请恕孤不能出兵驰援徐州。”</p>
面对周琦的质问,孙策再度无言以对。</p>
周琦倒也想要看看,一面是君主,一面是兄长,诸葛亮究竟会如何选择。</p>
看到孙策离去以后,典韦忽然问道:“主公果真不打算驰援徐州吗?”</p>
诸葛亮听到了书童的声音,放下了手中的文书,不由眉头微皱。</p>
“此番定要让刘玄德从此一蹶不振,只能安心充当棋子,再也无力争霸天下!”</p>
如果周琦此番引兵前去救援刘备,势必会放弃汉江、淮河天险,继而在没有地利优势的徐州与袁军决战。</p>
徐州要救,却不是现在,更不能无条件的前去救援。</p>
至少要等到刘备弹尽粮绝,快要守不住的时候,周琦再派兵驰援徐州。</p>
如此并不符合楚国的利益。</p>
如若不然,诸葛兄弟就会两头不讨好,反而不利于诸葛氏的未来的发展。</p>
袁军的撤退,也让诸葛亮轻松了许多,就连周瑜都再次被派到了益州。</p>
而且徐州想要周琦出兵相助,就不能像以前那般只凭一纸盟约,至少应该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让刘备深切感受到背盟的后果。</p>
却没想到,自己的刻意躲避,终究还是未能置身事外。</p>
“主人,大先生来了!”</p>
“刘玄德野心勃勃,妄图借助赵、楚大战见缝插针,继而坐收渔翁之利,改变天下格局。”</p>
孙策返回驿馆,也带来了周琦的话。</p>
对于诸葛瑾北渡汉水前往樊城这件事,陈文早就派人前来禀报了周琦。</p>
他总不能说,刘备乃至徐州众谋士一度认为,赵国虽强,不过想要覆灭占据地利的楚国,也必然不会那么容易。</p>
诸葛瑾出使襄阳的事情,诸葛亮早就已经知晓。</p>
孙策却仍不死心,道:“以大王之智慧,应该知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赵国本就强盛,一旦袁绍再吞并了徐州,必然实力大涨,彼时楚国独木难支,岂能置身事外?”</p>
孙策会意,当即行礼告辞。</p>
“不过彼此来恐怕别有所图啊!”</p>
书童道:“大先生终究是主人的血肉至亲,就算真的别有所图,只要在主人能力范围内,也应该帮助一下才对,为何如此踌躇?”</p>
诸葛亮摇头道:“论私,我自然与兄长乃是血肉至亲;论公,我们却是各为其主。”</p>
“身为人臣,自当忠义为先,在不违背忠义的情况下,才能谈论亲情。如此对我,对兄长,对整个诸葛氏,才最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