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卿坐在毕泉水的车中,跟秘书长说了会儿话,随后两个人就分开了。刘士卿直接回到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第二实验室。
几天之后,华夏央视在晚上黄金时间的新闻联播里面播报了一件新闻,说是中央纪委经过缜密的调查,查清楚文化部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等十几位部级、副部级、厅局级官员,存在着严重的违反法纪的行为,目前,中央纪委已经将案件移交给了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的侦查。
这对刘士卿来讲,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曲。现在他的眼中就只有千里眼太空望远镜。这是一个浩大而又极为繁琐的工程,其中的很多零部件对刘士卿来讲,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虽然有全自动智能实验室辅助他进行制造和组装,但是总体进程,仍旧不能够用快速来形容,毕竟这是刘士卿制造的第一件要在太空中使用的装备,刘士卿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再加上,第二实验室的全自动智能实验室属于比较简陋的那一种,效率并不是最好的那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迟了工程的进展。
一眨眼,时间到了四月底,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厂商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召开了一次大聚会,这次聚会,银河实业被排斥在外,事先不但没有收到任何邀请,就连风声都没有听到。
这次大会的目的非常的明确而又简单,就是组建全球汽车厂商大联盟,一起对抗银河实业。自从银河实业陆陆续续的推出单人飞行器、电动力汽车、陆空两栖汽车之后,全球的汽车制造厂商的日子就不太好过,本来银河重工的生产规模不算大,对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厂商的威胁算不上大,但是在最近一年时间里,银河重工急剧的膨胀,产能不断的扩大。
银河重工官方公布的数据是达到了年产十万辆汽车。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数据是打了折扣的,并没有把生产军用汽车的产能算上,然而即便是这样,年产十万辆汽车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银河重工生产的汽车在市场上非常抢手,虽然走的是高中档的路线,市场售价并不便宜,但是几乎每辆车刚下生产线,就已经卖出去了。
银河重工已经宣布再建造两条汽车生产线,到时候,银河重工的年生产民用小汽车的能力将达到五十万辆到六十万辆左右。这个数字已经让很多汽车生产厂商感到不安了。
不过这还不是银河重工最后的目标,就在四月初的时候,银河重工宣布将会提出常规的油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氢气动力汽车等多种动力的汽车。这几种汽车都是非常大众或者是各个老牌的汽车制造厂们研究多年的领域。
银河重工意外一脚,就已经让他们很愤怒了,可是银河重工公布出来的数据,就让他们感觉到恐惧了。别的不说,单说银河重工即将推出的油动力汽车,不管是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效率都将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要知道眼下柴油机的效率大约为35%,而汽油发动机的效率大约为27%。相当于同样烧一斤油,柴油机有065斤被浪费掉,而汽油发动机要有073斤被浪费掉。
也就是说不计算其他的条件,光从发动机的效率来讲的话,同样加一升的油,银河重工生产的汽车,将会实际消耗掉零点七升以上的油。只有零点三升左右被浪费掉,相当于节省了至少百分之五十。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还是加一百块钱的油,却可以跑原来加两百块钱的油才能跑得路程。
车主一般对油价都比较敏感,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车型出现的话,可想而知,那些采用了低效率发动机汽车的命运。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银河重工在公布了将会推出油动力汽车的同时,也愿意将发动机销售给需要的公司,当然,每台发动机的售价可不便宜,至少也要十万华夏币一台,贵的几百万华夏币一台。这个价格秉承了银河实业一贯“抢钱”的风格,属于典型的物美价优的类型。
银河重工的大动作,让全球的汽车制造厂商感觉到了前所有未有的恐惧。本来,银河重工生产的陆空两栖汽车就已经让他们疲于应付了。福特公司、通用公司、丰田公司、奔驰公司、宝马公司等多家汽车制造厂商组成了一个比较宽松的联盟,一起研究出来了陆空两栖汽车,并在全世界销售,但是因为成本问题,不但不能扩大生产,而且市场占有率相当的低,目前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用版本的陆空两栖汽车都是银河实业生产的,其他汽车制造厂商连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都没有享受到。
可想而知,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说不定银河重工的油动力汽车一旦推出,很有可能就会抢占全世界油动力汽车市场的大头,到时候就没有其他汽车制造厂商的活路了。
为了生存,为了维持尊严,为了达到银河实业这个前所未有的强敌,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厂商,不管以前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恩怨,不管他们以前怎么竞争的不可开交,恨不得天天向神灵祈祷让对方的厂房失大火,就在此时,他们摒弃前嫌,齐聚底特律,共襄大计。
当面临着共同敌人的时候,这些感觉到了生存危机的汽车制造厂商们迅速的达成了结盟的协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集中所有汽车制造厂商的科研力量,争取能够早日破解银河重工所采用的各项先进技术。另外还有两条比较重要,一个就是组成联合代表团,跟银河重工协商谈判发动机的价格问题,二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价格促销活动,在银河重工把油动力汽车制造出来之前,先把市场给他饱和了,让银河重工造出来的汽车卖不出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厂商,包括华夏本土的汽车制造厂商全都豁了出去,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前所未有的促销力度,很多款式的汽车促销价比促销之前,降低了很多,基本上都是一成左右,少部分达到了两成,三成,这样一个降价幅度,汽车制造厂商要么就赚不到钱,要么就赚得很少,甚至是赔钱。
银河重工没有跟风,反而还悄悄的把旗下所有汽车的销售价格提升了一点,最少的也涨了两三千,多的有两三万。银河重工逆势而行的行为,顿时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注意。银河重工的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的提问的时候,回答的很干脆,我们的汽车产能不足,消费又是如此旺盛,供不应求下,自然要涨价。发言人还表示银河重工不会扩大现有型号汽车的生产能力,如果想拥有银河重工制造的汽车,还是要尽早预定,否则的话,就只能落在别人后面了。 消息一出,舆论反应不一,有人抨击,有人喝彩。不过不管舆论怎么说,银河重工制造的汽车销售势头保持平稳,没有什么波折,基本上和以前持平,这说明消费者们对银河重工涨价的行为,还是能够接受的,至少银河重工的涨价没有超过他们的心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