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陶侃扬名(2 / 2)

晋末的卯金刀 倚夜听雨 5252 字 10个月前

所以他们在夺取皇位这一件事情上,不论是什么人,至少在私德上觉得自己肯定够了!

只不过,有时候机会就这么一次,失去了就很可能再也没有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司马绍进行相应的安排后,开始借助王导来拉拢江东士族与豪强,以确保王敦作乱时,至少北方士族与江南强豪不会支持王敦,处于两不相帮的地步。

接下来,便是等待机会了。

司马绍虽并没学过什么路径依赖的道理,但司马绍作为晋朝少有的明君,还是非常明白,王敦靠着造反夺取了现在所又拥有的一切,那王敦必然还是会造反的!

而事实上,王敦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自己第一次造反的时候,问题大大小小可以说出了无数问题,但自己还是造反成功了。

那么第二次造反,自己经验更丰富,权势更滔天,资源更丰富,已经更成熟的自己,又怎么可能会造反失败呢!

所以,对司马绍这样的小动作,王敦自然是看在了眼里。

只不过这一段时间王敦生病了,感受到了自己权利的流失,直接任命王应为武卫将军做自己副职,任命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为自己突然死去而做好相应的准备。

而王敦生病的消息传来,司马绍下定决心,首先便询问应詹的意见。

应詹算是司马绍真正的心腹,也是司马绍手上的最后底牌。

毕竟司马绍敢任用陶侃,应詹便是司马绍的制衡底气之一,至少当初打杜弢的时候,应詹便是跟陶侃算是有过合作。

所以,在应詹认可了司马绍在这时动手后,司马绍相继任免司徒王导为大都督,诸葛恢,陶侃与应詹要职,做好了与王敦决一雌雄的准备。

这次历史,没了任用流民军作为绝杀的胜负手,快速结束了这次王敦的叛乱。

所以司马绍所能够依靠的,以及自己所能掌握的力量也就只有这眼下势力。

首先便是司马绍打理拉拢的王导,王导便带领琅琊王氏的弟子,给王敦发丧,做出王敦已经因病而死的样子。

毕竟王导这个琅琊王氏的头面人物出面,没有人认为这是假的。

这就让司马绍的手下士气大增,全部认为自己只需要去捡便宜就好。

这就好像是黄四爷的替身当做黄四爷死后,所有人都敢去攻打黄四爷的碉堡一个道理。

而王导的面子比黄四爷的替身更让所有人相信,毕竟琅琊王氏怎么可能会放弃王敦?!

对于此,王敦自然是大怒,只不过他真的生了重病,那是真的统不了兵。

于是任命王含为统帅,钱凤邓岳及周抚等领兵攻向建康,并以诛杀奸臣诸葛恢与陶侃。

而接下来,便到了陶侃的表演时间,让所有人都知道陶侃的军事能力。

王含水路并进,率领五万士卒进军江宁,逼近建康。

陶侃亲自率领士卒作为诱饵,伪装战败,将其引诱到了秦淮河,将王含军队军阵拉扯散。

预先埋伏好的士卒乘坐轻舟从水上杀出,直接断首截尾,把王含已经拉扯成数段的军队截断。

然后陶侃果断带领军队反扑,王含的军队大败,斩杀将领何康。

紧接着陶侃有意的放王含逃跑,自己的大军在身后不紧不慢的追逐,但每到一地,便告知当地王敦已死,王含大败,如今还不拨乱反正,难道还要给王敦陪葬不成!

当地世家不清楚情况,王敦病重的消息他们还是清楚的,王含战败也是切切实实的。

所以这时候,就算没直接跳反,但也果断解决掉了陶侃的后勤问题,甚至有些大胆的直接派遣自己家族的年轻人与部曲加入陶侃的军队,一起讨伐王敦,多少算是分一点资历。

所以,陶侃一开始的士卒也不过只是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精锐,也就才过了万余人。

但等到自己率领大军追着王含大军打时,不知不觉便是到了五万人有余。

王敦听到这消息,直接就病死了。

王应接手了王敦剩下来的兵力,选择秘不发丧,但这种事情,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又怎么可能隐瞒得住,没有王敦稳定人心,王应面对陶侃直接被打穿了。

但陶侃丝毫没有休息,因为沈充钱凤等人开始应和王敦开始叛乱。

陶侃安排自己人清理局势,紧接自己着率领本部精锐抽身,向着沈充扑去。

沈充及后带领一万多兵原本的计划是与王含军会合的,但陶侃进军速度实在太快了。

毕竟在沈充原来看来,王应对上陶侃,守城怎么也要守上几个月,这时间足够自己直扑建康了,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前脚跟宣布叛乱,后脚跟王应就被陶侃平叛了。

那么沈充自然坐蜡了,原本还在思索着自己先跟王含残军汇合。

但陶侃却明白,越是这时候自己就越是要快速把这些说残兵摧枯拉朽的摧毁,以快打快才能发挥出自己精兵悍将的优势。

所以沈充完全没有想到,陶侃直接舍弃掉在王敦的老巢里面劫掠,而是带兵杀向自己。

三战三败,沈充钱凤以及王含全被陶侃斩杀,邓岳和周抚率领残军向王桑处逃跑!

可以说陶侃,就这么从头到尾的杀了一圈,王敦那看起来十多万的军队,面对陶侃这般不堪一击。

不但麾下士卒打出了士气,自己麾下的军队还越来越多,看得司马绍等人却是有几分的目瞪口呆,陶侃的表现简直让他们感觉到匪夷所思,战争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吗?!

因为陶侃的决策,明明每一步只要走错,陶侃就会万劫不复,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但此刻陶侃到底是打赢了,那回过头来再看,就是每一步都举重若轻了。

而这,就是进入正史七十二将的硬实力。

当然,相对于七十二将中的其他人,陶侃最擅长的便是练兵,尤其练自己家私兵。

这就让陶侃麾下精锐,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但真战斗起来却冠绝整个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