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顺水人情(1 / 2)

穆栩一面观战,一面问林冲道,“你觉得杨制使的杨家枪如何?”

林冲想了下,如实回道,“若论步战,林冲自问不会输给他,但杨家枪更适合马上厮杀,所以我一时也判断不出。”

穆栩点了下头,认可了林冲的说法,而且经过这几场较量,他已想明白了杨志身上的问题,非是杨家枪不行,原因还是出在杨志的心态上。

以穆栩的眼光来看,那杨家枪分明是千锤百炼的杀人招式,所以要想发挥这套枪法的威力,必须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反观杨志其人,他恰恰就缺了这点,或许是由于重振门楣的想法,一直压在杨志心间,导致他顾虑重重,这枪法使来固然不差,可却缺少了其中神韵,遇到普通人自是无往不利,但若是遇上高手,怕是难以取胜,最多能保持不败。

这还真不是穆栩胡说,从原文里杨志的战绩就能看出:杨志对林冲,四五十合,平。杨志对索超,五十余合,平。杨志对鲁智深,四五十合,平。杨志对呼延灼,四十余合,平……

只有对战周谨和秦英时,杨志才取胜了,剩下几乎全是平手。

通过以上战绩,你要说杨志武艺不行吧,但他能和林冲、鲁智深等人战平。可你要说他武艺好吧,他在原著里又难求一胜。

因而杨志的武艺如何,一直是穆栩心里的一个疑团,好在今日通过亲眼所见,他总算明白了其中内情。想想也能理解,杨志这个人怎么说呢,他几乎一生都在为重振杨家声威而活。

偏偏他本人时运不济,先失了花石纲,又迫于无奈杀了牛二,再丢了生辰纲,最后走投无路落草为寇,这对杨志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几乎已经丧失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哪里愿意再卖力厮杀。

可以这么说,杨志从始至终都不想当强人,哪怕最后随宋江招安又能如何?他压根看不上那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在其内心深处,想得是在战场上为国厮杀,恢复祖宗基业。

就在穆栩想着杨志为人的时候,校场上杨志和鲁智深已分出高下,自然又是平手。

鲁智深见胜不得杨志,干脆撺掇起穆栩来,“兄弟不是要见识杨家枪吗,不如下来试试手?”

穆栩此时早没了兴致,当即推脱道,“杨制使已连斗三场,我再下场难免有趁人之危的嫌疑,还是就此作罢。”

杨志见穆栩这般说,也未主动邀战,反而又趁势说起下山的事,穆栩知道如今不是招揽杨志的合适时机,当下也不强求,亲自送其下了山,乘船出了水泊。

来到岸上,穆栩指着两个小厮,和一个包袱,对杨志说道,“这二人给兄弟做个挑夫,到了东京自会回转,还有一包金银,是给兄弟打点上官所用,希望兄弟此去万事顺遂,早日重振杨家声威!”

杨志推脱不过,谢过穆栩好意,径自拜别离去。

却说穆栩送别杨志,回到山上住了半月,总算收到阮小五从登州传回的讯息,得知他们此行一切顺利,不日就能产出食盐。

穆栩这才把心放下,翌日安排好山寨事务后,带上阮小七、张三两人作为伴当,出了梁山泊,直奔东京城而去。

说来也巧,这日他们几人行至东京郊外,路过一道旁酒肆时,阮小七不经意朝里面望了一眼,立时惊咦出声,“哥哥,那不是杨制使吗?”

穆栩闻声看去,发现果然是分别才十几日的杨志,却见他此时模样十分狼狈,蓬头垢面不说,身上还带着枷锁。

其实早在穆栩几人出现时,杨志就先一步看到了他们,只是一想到自己落到这般田地,实在没有颜面相认,便故意将头低下,企图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