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直到张冲病死了,他才顺利突破兖州防线。”</p>
<div class="contentadv"> “所以他本身擅长的事玩弄人心,但治国和治军放面,着实让人没办法评价,说是庸才也不为过。”</p>
“故此,梁武帝也不是晚年昏聩,而是他的治国理念本身就是有问题。”</p>
“在他统治期间,优容士族大搞门阀政治,舍身佛寺大搞政教合一,滥用皇亲搞得人心离散,可以说这个人从始至终的方向就错了。”</p>
“早年靠玩弄权柄的本事,勉强能凑合看一看,可越到后期矛盾暴露的越厉害,候景的造反,归根结底是把这些积攒的矛盾给挑出来了而已。”</p>
朱樉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听的尤为认真,很难不认同疯和尚新颖的观点。</p>
莫名对圣明一词,有了全新的理解。</p>
“包括唐太宗李世民。”</p>
顿了顿,道衍又道:</p>
“说唐太宗晚年昏聩,主要是指他晚年攻伐高句丽,他之所以攻伐高句丽。死死说白了就是为了儿子李治。”</p>
“本来唐太宗想做一个长线的战略计划,一步步吃掉高句丽,可他的太子李承乾谋反,新太子变成了年幼的李治。”</p>
“而唐太宗又看不上李治,觉得他这个儿子太老实了,没有自己的威武霸气。故此觉得剿灭高句丽的事,还是不能交给太子。”</p>
“就向着有生之年替儿子把问题都解决了,就如同当今陛下在干的事一样。”</p>
说着,道衍不由哑然失笑。</p>
“因此,这才会不顾民生,倾举国之力,想把高句丽剿灭。”</p>
“当然也不叫,甚至脑子很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p>
听到这。</p>
朱樉撕咬着嘴唇上干裂的死皮,犹豫了再三还是提问道:“那,唐玄宗李隆基呢。”</p>
“他应该算是典型的,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了吧。”</p>
“如果早死几十年,妥妥的圣主明君,流芳百世。”</p>
对于他的这个问题,道衍不屑的笑了,眼底满是傲然之色,轻描淡写道:</p>
“错了,唐玄宗其实从来就没有英明过。《新唐书》对其评价是,本中住,遭变开始谋始,持成不可与共终。”</p>
“什么叫中主,就是中等才能。”</p>
“殿下只需要把《新唐书》和《旧唐书》关于唐玄宗的本纪看一遍,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p>
道衍摆正身子,正色道:“但凡皇帝自己要做的事,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可要是大臣们要做的事,皇帝只要不瞎掺和,只负责一个拍板,想这个事基本上就能成功。”</p>
“所以说,唐玄宗和齐桓公是一个类型的君主,本人没有太大的本事,好色又爱玩,可能回电权谋,但就是不会治国理政。”</p>
“早期用好了‘姚宋二张’四大名相,那就是开元盛世,晚期用了李林辅和杨国忠,那就是安史之乱。”</p>
“所以他也不是晚年昏聩。”</p>
“自己没本事,借用的力量,迟早是要偿还的。”</p>
一口气说完,道衍淡淡的抿了一口茶,而后意味深长的问道:“小僧说了这么多,你还认为当皇帝很难?还认为但明君圣主很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