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都是十几二十万两的购买股份。</p>
<div class="contentadv"> 生怕出手慢了,陛下给众臣送钱的机会,就被其他人给抢了去。</p>
至于文官。</p>
没有人像赵明那个愣头青一样。</p>
除了一个远超太子的价格。</p>
除了刘三吾、傅友文等各部尚书都各自出了三万两之外。</p>
其他官员,都是按照品级高低。</p>
购买股份的银子,从三万两为基准,一直平缓的往下降。</p>
由于白砂糖厂,每一股的价格太高。</p>
降到最后,有些品级低的文官,甚至只能好几个人合买一股。</p>
不过即便如此,几乎不到一个时辰。</p>
白砂糖厂总厂和两个分厂的股份,还是全被都被朝臣们都认领完了。</p>
朱元璋注意到,文臣内部森严的阶级。</p>
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手让太监刘和将白砂糖厂的股份购买合同。</p>
依次送到了出资的朝臣手中。</p>
从头到尾,他既没有问某些朝臣,那么多购买股份的影子是哪里来的。</p>
也没有嫌弃几个朝臣合买一股的人,出的银子少。</p>
一直默默的,等待着众臣看完合同签字。</p>
不过,许多朝臣在看到,朱元璋根据林澈所言,拟定的新合同之后。</p>
一个个震惊的模样,比赵明还要夸张。</p>
其中一个须发皆白的文官,不敢置信的道:</p>
“白砂糖厂股份分红,前三个月,每月分一次。”</p>
“而后每三个月分红一次,可存留继续投资,也可一次性取出。”</p>
“账目内部公开,可派人专人查验。”</p>
不止须发皆白的文官,怀疑自己眼花看错了。</p>
满朝文武都不敢相信,自己不过是购买了些许白砂糖厂的股份。</p>
就获得查皇家产业的权力。</p>
只是没几个人相信,和有使用查账权力的打算。</p>
分红多少是小事。</p>
主要还是要给陛下面子。</p>
毕竟,太子都出来跟皇帝演戏了。</p>
再加上此事是用来,造福能臣干吏的。</p>
此等人能做事,升迁自然快。</p>
说不定哪天就进了朝堂,从侍郎尚书一路爬到丞相。</p>
若是在白砂糖厂股份上花了钱。</p>
就等于跟此人有了一份香火情。</p>
因为其领的朝廷奖励。</p>
都是用他们购买股份的钱,建立的白砂糖厂所得。</p>
或许,能臣根本不在意这种小事。</p>
但就怕出来的心眼小的,记住某些没出钱的官员。</p>
那么此人今后的官旅生涯就很难熬了。</p>
抱着此类的想法。</p>
满朝文武很快就在,一式三份的购买股份合同上,签好了自己的名字。</p>
还学着朱元璋,在名字下的空白处,盖上各自的私章。</p>
“诸位爱卿,此合同自行保存一份,剩下的白砂糖厂保存一份。”</p>
“剩下一份留于宫中存档。”</p>
“至于股份的凭证,稍后下朝时,会有太监送到诸位手中。”</p>
朱元璋看着神色各异的官员,下令将签好字的合同收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