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轰炸来得更加猛烈和畅快吧!
一转眼功夫,7架斯图卡完成投弹并重新拉起,它们特意绕了一圈从英军集结的东考斯港上空掠过,惊得那些英国笨瓜与菜鸟们一阵乱哄哄的射击。
当机翼下的铁十字徽标出现在眼前――尽管只是一刹那,堑壕中的德军官兵们还是忘我地欢呼起来!
海面上浓烟滚滚,也许有一艘英国军舰被炸中,也许两艘、三艘,但英国海军并不会因为这点儿损失伤及元气,真正的精锐仍部署在常年波涛汹涌的北部海域,扼守着德国海军通向外界的最重要海路!
几分钟之后,一群英国战斗机气势汹汹地从朴茨茅斯港方向飞来。据说下午的时候南安普顿机场遭到了德国俯冲轰炸机群的突袭,好些英国战斗机和轰炸机都被击毁在地面上,以致于接下来的时间里,支援陆上作战的英国飞机都是从东面和东北方飞来的。
没能赶上德国的斯图卡机群,英国的战斗机群却和迎头而来的德国战斗机群对上了。两天来,双方战机竞相展示空战技巧的场面已经见得太多,以至于英德双方的士兵们大都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演变成纯粹对本方空军的精神支持。
时强时弱的嗡鸣声持续了二十分钟,双方各有损失、不分胜负。
过了十来分钟,又一队德国俯冲轰炸机从南面而来,恰巧遇上了从北面飞来的英国轰炸机群,两者虽然势不两立,却远没有战斗机那般拼得你死我活:德国机群轰炸了对岸炮击的英国舰队,英国轰炸机将炸弹掷向了阻碍英军部队向纵深推进的德军阵地,等到彼此一方的战斗机前来兴师问罪,这些涂着铁十字或是环形徽标的轰炸机便飞快地撤出战场。
如此惨烈的胶着战况,还真应了德军总指挥官汉斯.罗根的那句“天空绞肉机”。多年之后,就连史学家们在正稿中也如此形容前前后后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怀特岛之战!
断断续续的炮击,一直持续到了下午4点,重新回归平静的世界并没有安定太久,一阵并不悦耳的口哨声传来,每每这个时候,那些从婴儿时期就形成条件反射的倒霉蛋们只好四下里找地方解决自己的小问题。
借助一个用工兵铲挖出的小台阶,奥利弗.斯考布爬上战壕顶部瞧了瞧:在东考斯港登陆的英军终究还是按奈不住要发起进攻了!
大体呈圆弧形的德军防线,西起麦地那河畔,向东延伸3000米后折向东南方,最终抵达距离伍顿港约5公里的斯泰普勒斯――防线的每一个支撑点距离纽波特港区都在3公里左右,整条防线亦可以看作是纽特波的外围防御圈!小斯考布此时所处的位置,就是德军方向上诸多支撑点中的一个,大约500米宽的防线正面地形平坦,阵地中配备有数量充足的mg-34机枪和步兵迫击炮,“加大码”的特殊掩体中还隐蔽有两辆仅露出炮塔的三号坦克,由四号坦克和装备迫击炮的半履带式装甲车组成的机动部队则配置在这个支撑点后方大约一千米的小山丘下面!
在1940年的战场上,这样的配置近乎完美,但也仅仅是“近乎”――由于伞兵部队配备了大量的“铁拳”反坦克火箭,元首警卫旗队团的第一批登陆部队也拥有大量坦克和装甲车,常规反坦克火炮和地雷被列为次级物资而没有抢先运送上岛。此外,怀特岛缺少成片的乔木林,德军步兵们临时挖掘的战壕虽然有两米多深,却由于没能够用足够的木条加固,很容易在英军的大口径火炮面前出现垮塌!
最头疼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为了配合这次进攻,英国空军再次出动。也许是顾忌到大机群每次越过海峡都会遭到德国空军不惜代价的阻截,他们将“老旧”的“角斗士”编成两架或者三架的小编队,挂载小型炸弹低空飞来,投弹、扫射然后迅速撤离。尽管这些双翼飞机的空战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主流,但袭扰一下阵地防空火力薄弱的德军步兵还是能够胜任的!
除了步兵们手中的非专业防空武器,整条防线上能够用来抵御英国空军轰炸的就只有分散在各个火力支撑点的十数门88毫米高射炮,但它们主体隐藏在阵地中,上部用伪装网严密地遮蔽起来,属于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到关口不放炮的!
瞅见不远处一架“角斗士”四挺机枪闪跃着火光,小斯考布赶紧低着脑袋缩回到战壕里。这里的伞兵和党卫军士兵战场经验并不少,可当这些万恶的“角斗士”顺着战壕的方向低空扫射时,子弹所到之处仍是哀嚎声一片!
在这种情况下,战壕中的士兵已经无暇分辨那些爆炸来自于英国飞机投下的炸弹、那些来自于向地面推进的英国坦克发射的炮弹。直到军官们大声呼喊“进入阵地,准备射击”,德军士兵们才又重新回到战壕上部。
视线中,由十多辆坦克突前,大约两千名英军步兵紧紧相随,锋线已经推进到了距离阵地千米之处!
两千人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站成非常密集的队形,小半个足球场的地皮就能容纳,但若是人与人之间两两相隔5、6米快速行进在田野之中,那浩浩荡荡看起来可相当壮观!
轰!轰!
近距离传来的炮声引起了小斯考布的注意,他踮起脚费力地瞧了瞧,配置在这个火力支撑点上的两门88毫米高炮开火了,地平的炮口遥遥指向那些隆隆前行的龟速坦克。对于没有参加过阿拉曼和蒙克之战的德军官兵们来说,最初看到这两个丑陋的大家伙很是好奇――重型高射炮布设在前沿阵地,这在1940年还是相当稀奇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