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乘马一路往西而行,两日内便到了信阳,此时距离三王大会尚有几日,卫靖先找到司马家的接头人,并找好客店安身,经过这几日的商量,两人对如何混入其中已有共识。
隔日,这天卫靖有客来访,两人甫打开房门,卫靖便笑道:“左兄,这会儿可辛苦你大老远赶来啦!”
只见来者嘻皮笑脸,身上行囊一大包鼓鼓的,连同“凤鸣”古琴在内,似乎藏了许多物事在其中,正是司马家的食客左思源,他见到两人也同样开心,笑道:“二当家、榆琴姑娘,这么有趣的事儿怎能少了左某呢?”
榆琴也微笑道:“左兄弟,久见了。”
卫靖笑道:“正是,所以我不就千里传书,把左兄给请来了?我们若想混进大会,没左兄一手鱼目混珠的本事,可还真有些难办!”
左思源笑道:“二当家别再夸啦,鱼目混珠不敢当,偷鸡摸狗还差不多,况且对我来说,这大会也是个甚好的取材场所啊!”
榆琴不明其意,问道:“左兄弟要取的是何种材料?或许我与公子也能帮上点忙?”
卫靖连忙道:“不不用啦,左兄艺高人胆大,想来这事儿他自己可以解决,是吧左兄?”
跟着若有似无的使了个眼色,左思源立即会意,也道:“对,对!两位还是正事要紧,左某的小事不值一提,自己处理得了!”
榆琴见两人眼神闪烁,甚是不解,但看来卫靖是没打算多说了,当下只好作罢,卫靖见榆琴并不追究,内心暗自松了口气,又道:“是啊左兄,咱们还是先说正事吧。”
左思源点头后,将身后行囊交给卫靖,并将使用方式、技巧与各项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对两人说明,解说完毕后,更实际演示了一番,待终于有了成果,卫靖两人也大致知道该如何运用,左思源这才告辞,径自取材去了。
又过两日,卫靖两人来到号称信阳第一酒楼的“一色楼”,此楼位于浉河河畔,楼高九层,采宋朝“明三暗七”的楼阁搭建格式,明层皆有回廊可眺望浉河。
极目所见,河水明霞连天,望之心旷神怡,“一色”之名则取自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甫到楼前,卫靖两人便见到楼前一大块空地,此刻已有许多人忙进忙出,布置场地,正为了四日后三王大会而忙碌,此刻的卫靖已然穿上宽长锦衣,嘴上留胡,头上戴个小圆帽,手上拿支烟斗,神情傲慢,加上左思源易容术的辅助下,面容比实际更年长了些,俨然已成了一个掌管青楼的东家人物。
而榆琴身穿华美红衫,浓妆艳丽,画眉云鬓,脸戴纱巾半遮花颜,此种打扮于她再熟悉不过,早已驾轻就熟,正是艳名满天下的十六名楼艺妓。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楼前人潮聚集之所,只见现场已有许多人聚众喧哗,更有几名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想来也是一同来参加甄选的女子,卫靖带着榆琴一路往前。
此时已有不少人注意到榆琴,只见她身姿婀娜摇曳,步伐不疾不徐,从容大器,眉眼顾盼间柔情似水,只是直盯着前方,对周遭眼光、议论恍若未闻,此乃名楼艺妓该有的大家风范。
不仅在场群众纷纷驻足围观,或呼朋引伴,或发声赞叹,连在场许多要参加甄选的姑娘见了,也不禁信心大失,自叹不如。两人一路往前,众人便不自觉往两旁让出条道,直到一张大长桌前,两人才停下脚步。
那长桌另一端正中,坐了位穿着华贵的中年男子,对着手下指东画西,大声嚷嚷,似在交办工作事项,一看便知是王府中人,那人此时也留意到卫靖两人,一见榆琴便知道有高人到场,连忙端正坐姿,准备招呼来客。
此次选拔,除了一些身负才艺的民间女子,希望能藉由大会一举成名,飞上枝头变凤凰,也有不少达官贵人,想藉此机会与王爷打上交道,因此多会带上几位拿得出手的艺妓前来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