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靖听其话意,似乎这位高僧已然认定天机阁心怀不轨。
明相续道:“老僧年轻时虽也曾于武林中打滚,但到了这把年纪,那些侠肝义胆的好友若不是已然仙去,便是逐渐凋零,且少林僧人近年足不出户,也未有几人有足够的江湖历练,值得托付大任。
昨日见到卫少侠的剑法,且又是长龄兄底下的当家人物,老僧能信得过,便想交托少侠一事,因此才有今晚之约,方才听少侠如何看待《万武归藏》,更觉此回老眼总算还未昏花。”
卫靖道:“大师客气了,晚辈亦曾听宗主说到往日与大师的种种事迹,于两位昔日风采仰慕已久,若有晚辈能帮上忙的,大师尽管直言不妨。”
明相笑道:“老僧可没什么风光事迹,倒是长龄兄年轻时风风火火的,什么麻烦都往身上揽,着实干了不少大事,那会儿可有趣得很,可惜此刻并非良机,日后有机缘再与少侠分说。”
卫靖想起宗主的性情也不禁莞尔,微笑道:“是,日后定要听大师说说宗主的事。”
明相点头后道:“言归正传,少侠可知老僧为何愿为天机阁出力?”
卫靖道:“此事晚辈也甚感不解。”
明相道:“此事当从《万武归藏》开办前一年说起,当时纪沧然带着两位部属前来少林寺,与寺内几位辈分较高的人物谈论《万武归藏》的构想,以及自己的救世之愿,寺内长老们对他的作法持正反两种意见,有支持者,亦有认为不妥者。但无论如何,对他的济世理想我们仍是抱持着敬意。”
明相续道:“后来,纪沧然谈到比试武学时,说到此法必须请武林中品德、武艺皆足以服人的名宿来为武学品评,因此找上少林寺,希望我们能出手相助,更说书成后还须放在一个中立公正的第三方,天机阁才能不至落人口实,留下个『独吞奇书』的话柄。”
卫靖道:“如此说来,天机阁思虑倒是周延。”
明相道:“起初方丈师兄并不同意,一来少林寺近年少涉江湖事,二来天机阁来历未明,少林寺自不可能仅凭一面之词便为其出力。怎知纪沧然见我们不愿,便说若无足以服人的前辈压阵,无人保管写成之书,则各势力间必有争端,说到后来,竟似是少林寺弃天下人于不顾,颇有相胁之意。”
卫靖失笑道:“这可真是奇哉怪哉,他们不办不就成了?”
明相点头道:“正是,因此不论纪沧然如何陈说,方丈师兄态度始终坚决,并未答应天机阁的请求,他们也只能讪讪而去。
岂知不久后,少林寺便收接到天机阁来信,表明《万武归藏》一事已接近筹办完成,邀请少林寺共襄盛举,且经过多方查证,得知武林各大小门派皆收到一样的邀请,此时方才明白,天机阁于《万武归藏》乃势在必行,并非虚言。”
卫靖问道:“后来方丈大师又是为何改变心意?”
明相接着道:“方丈师兄几经深思后,认为此事需要详查,便联系素来交好的武当派共查此事,岂知一查之下,才发现天机阁内幕深不可测,不仅阁中人才济济,能动员的财力、物力皆非同一般,更有朝廷之人在背后为其撑腰。